斗牛 云南路南撒尼彝人的斗牛独具特色。每年过火把节都要举行斗牛比赛。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半牛大会,并选出膘肥体壮的牛牵至会场,乡民们穿红着绿前来观看。届时,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布大会开始,顿时锣鼓暄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场边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场边的木杆上挂起球形的“彩红”,谁的牛获胜就挂上它。 比赛开始后,牛的主人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赛场内,接受裁判过目。一声令下,主人们根据事先选择好的对手,按淘汰制比赛程序将赛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尾,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连胜五次的牛为胜。凉山彝族斗牛一般在火把节时举行。火把节即将来临时,是公牛主人最忙碌的日子。鸡刚叫过头遍,他们就把公牛赶到原野淋露水,吃青草,有的还用鸡蛋喂牛。赛前还把牛赶到赛场熟悉地形。火把节这天,牛主把牛角削得尖尖的,并挥舞棍棒助威,把牛赶进了赛场。各村寨牵来参加比赛的牛多达几百头。一般是一对对出场比赛,实行淘汰制。获胜的牛主可以得到奖品,大家鸣抢欢呼以示祝贺。 摔跤 摔跤是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节日竞技活动内容,彝族摔跤的历史相当久远,形式别具特色。彝式摔跤有不同的类别和摔法。 滇东南式摔跤以路南、弥勒为代表。云南路南有“摔跤之乡”的美称。摔跤手都是各村推选出来的勇士,自告奋勇者、过路的客人和毗邻县的摔跤手要求参加比赛也受欢迎。他们头缠青布红巾,赤膊上阵,按比赛规定,双方交手后,相扑角力,被摔倒的单肩落地为输,三战两胜为赢,不受时间限制。有时一场比赛要争夺一个多小时。撒尼男子人人喜爱摔跤,村村都有摔跤能手。获胜的勇士不仅给村寨拿了荣誉,而且也可赢得姑娘的爱情。为了培养出名手,从少年儿童起就开始摔跤训练。每于比赛时,也专门安排儿童进行比赛。摔跤也是凉山彝族火把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有站立摔倒,跑撑摔倒,也有双手抓腰带用力量和技巧将对方摔倒等多种方式。普格县流传的摔跤方式更为独特,获胜的一方竞是被对方压倒在地的那一位选手。不过,要想被人压倒在地而获胜也非常不易。 凉山式摔跤摔跤彝语称“基根”,意为“抱腰”。这是凉山彝族最受广大青少年男子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摔跤,一般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练起,没有教授的师傅,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每当你走过彝家村寨时,不论在山野牧场,还是在田边地埂看到彝人邀约摔跤比赛的身影。 凉山彝族摔跤比赛有许多规则,如:不能使用绊脚将对方绊倒;不能抓扯对方或用力将对方推倒在地或从上往下压倒对方等,违者即使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也不算胜,反被取笑为不懂规矩,今后例再无人与之摔跤。因而在摔跤场上,违规者不多。凉式摔跤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一是“缅依”,意为“抱摔”法。摔跤前各自寻一根布带然后各自抓好对方的腰带或紧抱对方的腰,一方为攻,一方为守,攻守推让后,由攻方,抬膝作推力,将对方摔在地上,若攻方力弱则守方会反守为攻,将攻方摔在地上。“我尔”,意为胸摔法。将对方抱起贴于胸前,然后再往后仰屈,致使对方的双时,用胸部的托力和肘的推力将对方摔向左右两侧。三是“堵刚”,意为“抱腰摔法”。 一开始就把对住,致使对方不能动弹或失去防备能力,然后后退一步,将对方拖向自己,使之摔倒在自己的身下,或把对方拦腰抱起来向左虚晃一下后突然反手向右摔去,若对方没防备会摔得得更惨。但不论何种摔法,除绊脚或用脚缠绕对方的脚而使之倒地之外,一般身在下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1或3比0为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