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这么多文人,又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扬州建立了三十多所书院,发展盛极,“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分之一)”。其中又有名师执掌,四方来求学者熙熙攘攘。扬州成了各种学术著作、诗词歌赋的刊发地。其中清代江宁织造曹寅奉旨在扬州监刻900卷《全唐诗》发行至全国。于是,没到过扬州的人们,从诗中感受到了扬州的美女是如何的貌若天仙、令人生怜。诗中那些连“十里春风”都赶不上的女孩,脸皮薄得连眼泪都承载不得的女人,美得如神仙般的城中女子,简直是世间少有,天上无双。 事实上,自隋唐宋元明清以来,有无数的文人骚客赞颂扬州,吟唱扬州,更少不了扬州的美女。得天地惠泽的女子,经过文人们的艺术加工,走向诗文所到之处。“扬州出美女”,更借了文人们的名章佳句,代代流传,深入人心。 琼花与芍药代表着扬州美女 一个冷艳,一个妩媚 如果扬州真的有杜牧、徐凝等人艳羡怜惜的美女,又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跟社会环境,让扬州偏生出了连造物主也颇觉满意的美人儿? 扬州地处长江北岸,雨水丰沛、湖泊纵横,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可耕之田可达全境。全长80多公里的长江水岸及境内几大湖区水位平稳,并无大灾害。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生长在此的花草树木乃至鸟兽人虫无不是一种福分。 在这样的环境下,古代追求奇花异葩的时代,不生出一些天下少有,人间无双的事物来,都枉费了天地间造物主的心意。单说跟美女有关的两种花,一种是琼花,令世人趋之若鹜;另一种则是跟洛阳牡丹俱贵于时的芍药。 历代咏这两种花的诗句众多,赞美琼花最为人熟知的有谢觉哉《生日在扬州》的“寺里琼花繁若锦,湖中西子瘦于秋”;李白《秦女休行》的“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题芍药的诗句也多得不可胜数。苏轼的《题赵昌芍药》中写“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韩琦有诗句:“广陵芍药真奇美,名与洛阳相上下。” 琼花与芍药,一个圣洁似雪绿叶丛中更显冷艳,一个妩媚多情风流叶底油然而生。这两种花大抵能代表扬州(本土及迁居而来)的美女,前者才情满纸消极避世,后者体态多姿商贾茶肆流芳。 扬州芍药数量和品种都很多。芍药花开的时候,扬州周边以及更远地区的人们,像是应了花讯之邀,赶到扬州赏花。不光是看那春风十里扬州路到处盛开的芍药,还能看到扬州城内不管富贵贫贱,男女老少,都喜欢戴芍药花。所以开明桥一带有春季花市,无论昼夜都有花农或贩子在此地卖花。琼花则因为数量之少,引起世人追捧,想要一睹其芳容。 既然扬州独特的地理条件能孕育得出一少(琼花)一多(芍药)的双绝奇葩来,那么,对于扬州的人,扬州的女子呢,也一定会不吝馈赠,滋养得出“神仙”一般的女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