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位置在哪里?” “在北镇至温井的公路上,刚刚离开北镇不远。” “敌人有多少?” “不清楚。” “是美国人还是伪军?” “不知道。” 情况紧急,解沛然把洪学智叫了起来。 这时电话又响了,洪学智接过电话问:“是谁?” “118师师长邓岳。” “我是洪学智,你们前面到底是美国人,还是朝鲜人?” 邓岳说:“看起来不像美国鬼子,我们的侦察人员已经听见他们说话了,都讲朝鲜话。” “多往里放一放,等敌人钻进口袋再坚决消灭他!” …… 此时,无论是美军还是伪军,都很狂妄,他们并不知道我志愿军主力已经过江,还在声称马上可以“饮马鸭绿江”呢! 25日上午9时,40军120师来电称他们已和伪1师正式交火。 到12时,118师邓岳来电话报告他们与敌作战的经过。“伪6师2团的一个加强营进到我伏击圈内以后,我军采取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敌人大部被歼,活捉了好几百人,还有3名美国顾问。” 洪学智一拍手说:“好,先敲了他一下子!” 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要认真分析敌情,才能果断下决心。那些日子,他们经常是在油灯下,绞尽脑汁,反复权衡,因为他们知道,这时的决策 将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 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彭总曾想用38军和40军的两个师再加上42军的125师,重点攻击熙川之敌。38军未能按计划插到指定位置。彭老总在作战室发了火:“这个梁兴初(38军军长)怎么这样慢慢腾腾的?” 参谋长说:“三个方向的敌人正向温井运动,想合击我温井部队,熙川的敌人好像已撤出了。”彭德怀的眼睛瞪起老大:“你看看,要跑了不是?” 洪学智正盯着地图,他意识到如果不随机应变,很可能会造成军事上的被动。他说:“彭总,我们的计划要马上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