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这些报道就会发现,在“百人斩竞赛”中,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杀戮对象被有意地“模糊”处理了,统称为“敌人”,给人的感觉他们是在战斗中“勇猛杀敌”。 两军对垒,消灭对手越多,作战就越勇敢,功绩越大,这也就是所谓的“勇武”。然而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真正的杀戮对象,更多的是战俘和平民。在战斗中杀死对手与残杀战俘、平民,性质完全不同。 野田毅曾在家乡鹿儿岛县一所小学作报告,他说:“报纸上所说的乡土出身之勇士,斩杀百人竞赛之勇士,说的就是我。占领战壕后,对里面的人喊,你!出来!支那士兵愚蠢,都出来了。我叫他们排好队,然后从队伍的一头逐个砍过去……” 很明显,这是在对已经放下武器的战俘进行屠杀。由此更可以看出侵华日军的野蛮、残酷、毫无人性,屠杀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俘虏,即使是列强时代制定的国际法也坚所不容,更不要说违逆战争伦理和人性了。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进行“百人斩竞赛”所使用的武器是日本武士刀。报道中说:“在剑道三段向井少尉腰间的是一把名为‘关孙六’的名刀,野田少尉的刀虽无名但却是一把祖上传下的宝刀。” 武士刀是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性中最具代表的标志物,被日本媒体着重宣扬。这反倒说明,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百人斩”不可能是在战斗之中。即便是在冷兵器时代,以一人之力能斩杀敌人百人也不可想象,而在枪炮对战的时代,日本军刀再锋利,也敌不过迎面飞来的一颗子弹。它能砍杀的,只能是手无寸铁的中国人。 其实,在这些“勇武传”背后的血腥和残暴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日本军国主义把全民族煽动到癫狂的年代,这样的报道却成了“振奋人心的英雄事迹”。“百人斩竞赛”让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英雄”。 审判日到来时,“英雄”惶惶如丧家之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