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的话,可谓是当时最好的描述。日本军部在得知上海的1万海军陆战队无法支持,随时可能覆灭以后,最终决定全力增援上海。同时,中国这边也在总动员,调动全国军队向上海进发。而两国动员运输的速度,可以最好的看出两国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日军由于军力国力强大,对于军队的动员能力和运输能力远比中国强大的多,他的增援是非常快速的,基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中日两军正式在上海开战是8月14日,仅仅4天后的18日,本来准备要在青岛登陆作战的日军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共两个大队约1400人就已经赶到上海增援。 而1天后的19日,另一股也准备在青岛登陆的佐世保的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2000多人赶到上海来。这两股生力军都是非常完整的成建制精锐部队,这近4000人的兵力勉强帮助上海的日军稳住了阵脚。要知道当时在上海主攻的国军不过是逐次赶到36师,87师,88师和98师一部,最终总兵力不过3万多人,后来也不过约5,6万人。而日军本来防御部队则有1万人,加上一边处于坚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防御,1个兵相当于进攻的3,4个国军,占了极大的便宜。 而且除了日军海军陆战队自己装备的大量重炮和坦克以外,日租界虹口和杨树浦核心工事背后1,2公里就是黄浦江,上面停靠着日本联合监督第3舰队的30多艘战舰,重炮总数数百门之多,是极为强力的火力支持,在加上东海上面四艘日本航空母舰,以及台湾地区的大约500多架飞机的空中支持,也基本掌握的制空权。 实际上,日军这1万人加上后来增援的4000多人加上海空军的重武器优势,其战斗力已经和这6万国军相当,国军在短短4天时间想要吃掉他们是不可能的。不过因为国军德械部队进攻的英勇凶狠,日军在5日之内丢失了所有次要阵地,伤亡数千人,余部全部退守到以基础核心防御工事中死守。中国的炮兵,海军,空军也是尽了全力,空军甚至采用自杀性攻击,驾驶飞机直接撞向日本军舰。 而日本军部见上海危急,随即下令派遣部队,而由于日军上海指挥官长谷川清中将认为自己最多只能支持3到4天,根本无法支持到6天以后的2个增援师团的到来。日本军部被迫将已经准备起航的4000多精兵全部投入上海,虽然挽救了上海的日军,但由此也严重影响了日军在华北的作战。日军登陆青岛是3个多月后的事情了,当时淞沪会战已经早就结束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