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明朝皇帝陵墓除十三陵还有哪儿? 明朝皇帝葬在哪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墓葬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明十三陵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明末清出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1644年),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葬于此地的13位皇帝分别是:

1、长陵:文皇帝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在位时间1403~1424年;

2、献陵:昭皇帝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1425年;

3、景陵:章皇帝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1435年;

4、裕陵:睿皇帝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年、1457-1464年;

5、茂陵:纯皇帝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1487年;

6、泰陵:敬皇帝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1505年;

7、康陵:毅皇帝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1521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