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元年,中宗驾崩,韦后临朝执政,意图加害睿宗。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前朝邑尉刘幽求等率兵入北军。诛杀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等人,凡韦氏、武氏的外戚都加以诛灭。后睿宗挟着少帝李重茂到安福门慰谕百姓,大赦天下。一般囚徒都赦免其罪。文武官员都加官进爵。天下百姓免当年田赋一半。进封临淄王李隆基为平王,以薛崇简为立节郡王。其余功臣按级别封赏有差。于是,王公百僚上表,都称国家多难,应该立长君,因为睿宗众望所归,请他登上皇位。不久,少帝下诏要求退位。相王再三推辞,无法推却。于是让少帝逊位于别的宫殿。之后,睿宗继皇帝位。亲自到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减免租赋。又给功臣加官晋爵。只追削了武三思,武崇训等人的官爵。加封镇国太平公主。 六年后,载初二年,传位给“三郎”李隆基,即以后的玄宗皇帝。之后,睿宗又当了四年的太上皇,716年在大明宫百福殿去世。 5.亡国的皇帝——唐昭宗李晔(867—904) 太子-皇帝-太上皇-皇帝-被臣子杀害 唐昭宗是懿宗第七子,僖宗的同母弟弟。6岁时封寿王,原名李杰,公元888年三月僖宗驾崩,昭宗同月即位,改名李晔,时年22岁。僖宗驾崩之际,大臣们本想拥立吉王李保,但昭宗在掌握军权的宦官杨复恭等人支持下成为唐朝最后一个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皇帝。 昭宗即位以后,颇有重整河山、号令天下、恢复祖宗基业的雄心壮志。刚即位就招募十万大军,试图实现以强兵威服天下的目标。然而多年来,各地强藩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与朝廷百官、内廷宦官的关系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年轻气盛的昭宗本想要毕全功于一役,但却引发了更大的政治危机。 乾宁四年,华州节度使韩建杀戮皇室各王。要挟昭宗封颍川郡王,赐铁券,并赏赐他御笔书写的“忠贞”二字。此后的昭宗终日饮酒麻痹自己,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这引起了宦官的恐惧。十一月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借机要挟宰相召百官署状同意“废昏立明”,随即带兵突入宫中。昭宗交出传国宝玺,被囚禁于东宫。同日宦官迎立皇太子监国,假传昭宗之命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登皇帝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