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日寇心腹大患杨靖宇最后五天五夜:杨靖宇头颅回归记(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二天凌晨,曹如超才从家中返回医院。他心不在焉地在门外转悠一圈,见门锁没有异常,也就没过问。直到第三天上午,他才发现有几样东西和两个大玻璃瓶子不见了。他立即报告给项乃光,项听后暴跳如雷。马上命令大批特务和警察将骑兵二旅旅部包围,全部翻了一遍,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项乃光又在全城大搜查,仍是一无所获。直到长春解放,敌人也没有弄清杨靖宇和陈翰章的头颅是怎样丟失的。

“玻璃罐拿来时,里面的药水都浑了。”王淑茹老人回忆说,两个大玻璃罐子里分别放着一颗头颅,其中一只瓶子上写着“杨靖宇”、字迹已经不清;另一个瓶子上写着“三江好”,后来才知道这个人是陈翰章。“杨靖宇将军的头发很长,乱蓬蓬的,很瘦,颧骨很高。眼睛微睁着,微张着嘴唇,露着牙齿。浸泡头颅的药水只剩半瓶了,一半头颅裸露在外。我和丈夫把头颅拿出来进行了清洗,更换了玻璃瓶子,重新灌上药水。用蜡封好瓶口,用报纸把整个瓶子糊起来,放在药房柜子拉门的最里面,外边摆上药品。还叮嘱孩子:千万別对外人 说,不然咱家全都没命了。”

1948年12月20日夜,在两个头颅即将转运之时,夫妻俩把保藏在药柜里的玻璃瓶再次取出,为头颅洗脸,除去沉淀物,更换了瓶里的福尔马林,再次用蜡密封。后来,杨靖宇和陈翰章两位民族英雄的头颅,由军官张羽率5名战士,乘专列秘密护送到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为纪念杨靖宇将军英勇、光辉的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萬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1958年2月23日,是杨靖宇将军殉国18周年。吉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园召开了公祭安葬大会,当时中共中央代表、东北三省代表、杨靖宇将军亲属、原东北抗联领导人和各界群众近万人参加了大会。在通化市靖宇陵园。对靖宇县和哈尔滨市烈士馆转运来的遗体和遗首举行安葬仪式,并于当日11时50分封墓,此后杨靖宇将军就长眠在风景秀丽的山城通化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杨靖宇将军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和他为抗日事业作出的不朽功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