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张灵甫 张灵甫将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戡乱战争时被共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此时也正是张灵甫人生最为辉煌的一页。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了著名的“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敢,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其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讨论作战方案时,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前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未退下火线。
得知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文章刊登在《中央日报》上,并编写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被很快提升旅长。旅下辖团,实为师长,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中炮弹负重伤,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在不久的上高会战中,腿部再度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坚持返回部队,并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张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在八年抗战中南征北战,痛打日军,打出了“抗日铁军”和“头号王牌”的威名。张灵甫一直跟随74军,战上海,守南京,保武汉,数战长沙,扬威赣北,喋血鄂西,厮杀常德,驰援衡阳,威震湘西,几乎无役不从,写下了自己军旅生涯中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最辉煌、最光辉的一页。因为抗战中战功卓著,张灵甫在74军连年获得晋升,由团长、旅长而师长、副军长,直至抗战胜利后担任军长,深获老蒋的青睐,被老蒋赞为“模范军人”,视为心腹爱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