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看到曹排长被胀痛折磨得变形的脸庞,王清珍又怎能看着死神把自己的战友从身边拉走,迟疑仅在一刹那间,她不顾一切地俯下身,含着导尿管,使劲一吸,一口、二口……尿液终于流进了罐头盒里。 人生经历中永不磨灭的一幕,她亲手整理黄继光的遗体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攻打上甘岭的主力部队是我军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10来个人了。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 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当时,敌我处于激烈的争夺阶段,双方进行着拉锯战,即使我方恢复了一些表面阵地,若在20分钟内筑不好工事敌人还会反扑过来。在这样的战斗态势下,运送前方烈士遗体十分困难,黄继光牺牲三四天后,瞅住战斗中间的间歇机会,收容所的3个女卫生员王清珍、官义芝、何成君和不知名的男战士,一起把黄继光的遗体抬到收容所的坑道旁边的几颗小松树林子里来。 黄继光烈士遗体看上去像是从冷库里搬出来似的,两手仍高举着,保持趴在地堡上姿势;左肩挎着挎包,右肩挎着弹孔斑斑的水壶和手电筒;胸腔已被子弹打烂,弹孔似蜂窝般,肉被带了出来,形成一个很大的血洞;由于血干的时间过长,加上天气寒冷,血衣紧紧粘在身上无法脱掉。于是,卫生员们先将烈士脸上的血迹洗干净,再用温水把血衣浸软,使衣服离开皮肤,王清珍再用剪刀一块块剪下来。一位战地军事记者听说是黄继光的遗体,便让卫生员王清珍、官义芝、何成君、张向珍把遗体扶起来拍照。后来,这位记者在上甘岭战役中也牺牲了。 在给黄继光遗体穿新军服时,他那高高举起的双臂僵硬得怎么整也整不下来,怎么办?4个女卫生员和3个男同志一合计,便用铁丝吊着四五个小汽油桶烧水,用烫热的毛巾敷到第3天,整个遗体都软和了,四肢也能扭动了,他们才给黄继光穿上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然后安葬好烈士的遗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