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中主线是讲的嬴政如何上位的,遇到各种阴谋,各种算计,各种危险,毫无疑问肯定能够闯过去了,但是支线剧情里,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政治阴谋,电视剧不长,但是想谋朝篡位的重臣却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想谋朝篡位的重臣。 1、秦国吕不韦 在《寻秦记》中,吕不韦的战略可以说改变很多,一开始通过乌堡主积极营救朱姬母子,因为他认为嬴政是他的儿子,而朱姬是自己的情人,所以他营救回来,一个是想跟自己的情人团聚,另外一个是想通过嬴政夺取秦国的江山,可是营救回来后,小心谨慎,度过了王子政读书少,王子政非亲生等重重困难,终于登上了太子之位,最后吕不韦害死了秦王异人(电视剧中的情节),成功让嬴政上位,但是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太大,情人朱姬被嫪毐抢走了,树立了一个强敌嫪毐,登上皇位的嬴政也不听话了,因此他改变了策略,要自己登上皇位,最后被忠于秦始皇的王翦拿下,最后被嬴政毒死在大牢里。 那么实际的吕不韦是不是有谋朝篡位的想法呢,通过历史的记载,吕不韦独断专权是有的,但是谋朝篡位倒是没有记载,只能猜测了,秦庄襄王也就是异人即位以后,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主要为了对抗战国四大公子,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吕不韦做相国的时候,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确实也是因为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因为嫪毐是吕不韦献给赵太后的,所以吕不韦被秦王被免除相邦职务,本来嬴政想杀死吕不韦,但是大臣们都劝谏,所以让他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2、魏国信陵君 《寻秦记》中的信陵君本来是想要挟项少龙为他卖命,在公主婚礼上杀死魏王,然后自立为王,没想到项少龙虽然答应了信陵君,但是始终是忽悠信陵君,项少龙只是为了得到《鲁公密录》,信陵君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后随着项少龙的出逃而作罢。历史上的信陵君真名是魏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被封于信陵,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正是由于信陵君身份特殊,又礼贤下士,有大量的食客,因此信陵君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也没有谋朝篡位的记载,甚至连大权在握都没不到。 3、齐国田氏 电视剧中关于田氏代齐笔墨最少,只是在最后由于项少龙要与乌廷芳和解,也为了跟曹秋道做个了断,所以才出现了田单雇佣曹秋到刺杀齐王这一幕,虽然笔墨最少,但是成功的却只有这一个,而且最后得到了周天子的封王,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就这样完成了田氏代齐的整个过程,纵观这三国的谋朝篡位,只有细水长流的田氏成功了,也只能悲叹命运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