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继承的是儒家思想,他推崇孔孟“仁义之政”的学说理念,尤其注重孔子的内圣外王之说。同时,荀子又力辩百家,总结归纳了其他大家显学的优劣不同。采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荀子特色的儒家学派,在道德思想方面提出了“化性起伪”,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礼仪之治”,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的道德思想主张就是他最著名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饥饿的时候想要食饱,寒冷的时候想要穿暖,辛劳的时候想要休息。这种人性的本能欲望是与礼仪道德相违背的。所以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化性起伪”,使人克服本能的欲望遵守道德礼仪。 荀子的政治主张是“隆礼重法”,礼法并重,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对利欲的追求,礼仪之治则能限制人们对利欲不可遏制的追求,使人明理节欲。为了保证礼制能够平稳的实行,就要保证推行过程中有一种强制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法。 荀子的自然哲学思想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它没有善恶,没有理性。天地万物是自身演化而来,并没有主宰主神。荀子主张天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天是天,人是人,天不能对人干预。我们无须畏惧于天,而应该理解利用天的自然规律为我们所使用。 荀子重礼而倡法,他自认为儒家正统继承人,主张外王内圣的儒家思想,并提出了性恶论来说明教育的必要性。荀子的两位杰出弟子承法而弃礼,为法家著名代表,所以对于荀子的儒家身份后世争议颇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