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是一个游动性很强的群体,特别是保持着古老传统,生活在森林之中的猎人,他们一直保留着不定期游动的习惯。所以,鄂温克人的居室也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特征。 鄂温克把居室称为“柱”。古老的居室称为“斜仁柱。“斜仁柱”是用木杆搭成的,可拆卸性帐篷。俗称为“撮罗子”。“斜仁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柱”的支架,鄂温克语叫“希楞”,这是就地砍取落叶松细仔搭成伞状的架子。 “柱”的架子需用三根主柱,即用三根上端有叉的细杆,鄂温克语叫“苏那”,叉相交斜立,呈园锥形,再在立柱的间隔上搭20至30根辅助柱,这样基本构成了框架。杆子的总称叫“斜仁”。框架高约4米,直径3米。框架正端为门,门两侧的杆子叫“特翁”,内部中心稍偏近门处,埋一立柱“巧木卡”,杆的上端穿过“柱”的顶端。由这立杆向门的反向系一横杆“依嘎布佟”,是专为挂锅和吊壶用的。 “斜仁柱”的第二部分是木架上的覆盖物,通常鄂温克人在夏季喜欢用专门缝制的样皮围子苫盖,到了秋季气温下降的时候,改用特制的扦皮围子苫盖。 因子一端系在门左侧的柱子上,另一端围在门的右柱,余下的部位,掀起来即为出入的门。门是开向日出的方向。样皮苫盖宽约1米,长近8米。一般一个“斜仁柱”要用七块样树皮苫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