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历史回想(2)
二 20世纪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战祸最为惨烈的世纪,也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最为迅速、人类社会变化最为深刻的一个世纪。愈是临近世纪末尾,我们愈是发现20世纪的变化非同寻常。20世纪有我们说不尽的话题,也有至今我们尚不能完全理解的奥秘。这里的描述和分析只是集中于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几个方面,难以把20世纪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全都概括进去。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20世纪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历史性突破,亚非拉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一个世纪。 资本主义在20世纪前期危机不断,并由此酿成两场世界大战。战后罗斯福的“新政”式资本主义成为西方国家经济运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包括利用国家权力实行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形成完备的福利国家制度。这是战后资本主义得以化解危机、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也在调节资本主义矛盾、促生新的生产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在20世纪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从单一模式到多种创新的历史性突破。可以说,没有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也只能是乌托邦社会主义的一个变种。俄罗斯能够从当时欧洲最落后、也最脆弱的境地中摆脱出来,并且经历了国内战争、外敌干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酷考验,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的一大成就。如果没有社会主义革命,俄罗斯在20世纪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二流强国;如果没有社会主义苏联的殊死抵抗,美英法等在希特勒所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要遭受更为惨重的打击,战争就完全有可能是另一种结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他的名著《极端的年代》里有过这样一段话:“若无苏联付出的代价,今天在美国以外的西方世界,恐怕将只有各式各样的独裁政权,高唱着法西斯的曲调,而非今日这百花齐放的自由派国会政治了。这个奇异的世纪,其中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效,却反而救下它的死敌一命。 ”〔2〕(P11 )可以说那些声称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是个“历史的错误”的西方人士,得了严重的健忘症。不可否认,苏联领导人的故步自封、保守僵化,是使社会主义在苏联逐渐失去活力和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苏联最后是被它几十年的军事透支和对外扩张所形成的过于庞大的战略负担压跨的。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包括中国所奉行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则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创新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一个世纪之前,世界还绝对是西方列强的一统天下。欧洲以外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已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多数亚非拉民族根本没有国家的身份,没有参与国际事务的资格。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特别是二战之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一百多个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西方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不能说这些新近独立和解放的亚非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已经获得了和西方国家同样的权力和地位,但他们获得了起码的主权和尊严。国际社会也因此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一统天下。对比19世纪,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 其次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是现代化进程实现了世界性进展,全球化时代开始出现,国际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一个世纪。 20世纪不仅仅是19世纪的继续,更是几百年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拓展和延伸。启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巩固了15世纪以来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所促成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并于19世纪先后把欧洲和北美卷入其中。进入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扩展到了全世界。亚非拉各民族在获取独立和解放的同时,也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关于何谓“现代化”,有许多争论。从历史角度看,广义上的现代化,指的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变革的世界性过程;狭义而言,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而是落后国家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所带动的广泛的社会改革。〔3〕(P16~17)20世纪对于广大亚非拉国家和民族来说,就是狭义现代化所描述的这样一个世纪。它们摆脱落后的种种尝试,包括社会制度的选择,以及围绕制度选择所发生的动乱、战争与革命,都可以被看成是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概括起来,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成果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率先进入现代化进程的欧美国家继续发展,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至于被一些未来学家认为进入了“后工业社会”。〔4 〕二是现代化的模式有了新的突破,除了社会主义的种种探索外,东亚的日本特别是“四小龙”成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新的榜样,东亚模式被认为是儒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成功衔接。尽管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遭到重创,但他们仍具有重新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基础,复苏已经在1999年开始。三是推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经济被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接受,从而成为联结整个世界的纽带。 随着现代化进程向深度与广度的世界性进展,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悄然来临。关于何谓“全球化”,学者们的争论比有关何谓“现代化”的争论更为激烈。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西方化或美国化;有人则认为它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进程,是超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的趋势。〔5〕(P96~100 )但学者们的争论具有强烈的推理色彩。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全球化是现代化演进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说是现代化的扩展与创新。实际上,如果追根溯源,全球化的进程可以说与现代化的进程同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曾对之进行过通俗、生动的描述,只是没用“全球化”一词罢了。〔6 〕(P253~255 )但世界各地区真正在经济上形成趋于一体化的依存关系还是在20世纪后半期,是在冷战结束之后。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巨大变革所致:一是冷战结束之后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球性拓展,二是高新技术所促成的信息网络的全球性贯通。不断拓展的市场经济体系实际上是从现代化到全球化的根本推力。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之中。这是为什么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合并之风日盛,高潮迭起、强强联手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全球化的风险也迅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金融全球化本来是为生产和贸易全球化服务的。但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说日新月异),金融全球化的速度超过了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在加速资本的全球流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给索罗兹之类的投机家利用短期资本牟取暴利,导致全球性金融灾难创造了条件。90年代的两次金融危机使人们迅速地尝到了全球化的苦果。 现代化的演进改变着国际社会的力量对比。当年,正是由于英国带领欧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先行一步,才使欧亚大陆上原本平行发展的几大古代文明失去了平衡,才使西方超过了东方,才有了“中心”与“边缘”的界限,才有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才有了20世纪所谓“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这样的概念。〔7-8〕全球化的来临则在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如今,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内政与外交都已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非政府组织,包括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乃至有着特殊影响的个人,正在全球化的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将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了。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冷战式的、一战和二战式的大国冲突已经成为过去,但“中心”对“边缘”的示范效应和主导效应仍将继续,并将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而更具渗透力。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压力,或者说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化压力将使边缘地区的阶级、民族、种族、文化和宗教等多种矛盾迅速释放出来。对于许多国家来说,21世纪将是一个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纪。对于全世界而言,传统与现代的纠葛,东方与西方的磨合,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将是难以更改的主题。 中国将不得不接受这新一番历史轮回的洗礼。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