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交替,万象更新,新一轮的高考又将来临。隆冬一日,一群应届毕业的高中学子来寒舍围炉交谈。一番神聊之后,接连询问:学历史有什么用?历史学研究什么?学历史有前途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是很难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道得明的。那天,我虽无充分准备,但却以十分真诚的态度认真地作了回答。听者似有所悟,建议成文发表,以释其它同学的类似疑问。自感卑无高论,不足为训,但热情难却,乃稍作整理,谨供参考。 历史学就广义而言,其研究对象可涵盖世上一切事物,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过程,故先贤哲人们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天地间无非史而已”,“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但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历史学常指狭义的历史学,它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历史是逝去的昨天和前天,生活在今天、面向未来的当代人为何要把目光注视到那些已尘封的岁月?从根本上来说,因为人类历史是一个先后承续、不可割断的发展过程。历史虽然逝去,但没有完全“死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仍活在现实之中,现实则活在历史之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昨天、今天、明天,衔尾相随,历史与未来正是在现实中交汇,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决定了历史学的永恒的生命力。认识过去是理解现在及未来的钥匙,了解人类社会从何处来,有助于认识社会向何处去。历史学不同于应用学科,它不能直接创造财富,无法提供解救燃眉之急的锦囊妙计,也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看来“无用”,却有“大用”。比如,科学的历史研究能帮助人们找到创造未来的现实起点,从深层次上克服“左”倾空想的祸害。任何社会进步和发展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以已往的历史为前提的。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明乎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时候,就会尊重历史、自觉地从现实的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开拓前进,而不致沉醉在虚幻的“理想”之中,超越客观历史条件的许可,急于求成,以致误入歧途,饱尝苦果。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超越自我的强大的武器,其核心是启迪心智、智慧人生,使人变得清醒、理智和成熟。 以史为鉴,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知社会兴替之道。历史学把人类社会的变迁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和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察和剖析的,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掌握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增强历史洞察力,以历史的纵深感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去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领悟历史的真谛,认清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发展大趋势,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却常常以惊人相似的形式反复出现。一部人类历史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求生存、图发展的奋斗史。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探索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方法;同时要应对人类社会自身的挑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国际社会的关系。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学习历史可使我们总揽“世情”,认清国情,顺应世界潮流,适合中国实际,开拓前进。世界历史积淀的成就和弊病,前人治国兴邦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无一不是宝贵的财富,使人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少走弯路,免遭覆辙。 历史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学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学习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翻开人类历史,贯穿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记载着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艰辛历程。从中可以体验先辈们在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过程中的痛苦与欢乐、挫折和胜利,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中可具体生动地体悟到什么是正义、进步和公正,什么是崇高、伟大和正气,所有这些都助于从深层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学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历史思维方式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性,是人们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需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事物是具体的、历史的,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即把事物置于一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具体分析这一历史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超历史的方法永远无法达到真理的彼岸。历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因为它研究的对象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都在其视野之内,纵贯数千年,横联五大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宏观的综合性和时代的迁移性。历史发展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性,同时具有人类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历史事件和人物具有独一无二的个别性和一次性,同时具有内涵的重复性和规律性。人类的历史一去而不复返,研究者无法身临其境进行观察体验,必须借助于各种方法来开掘各种资源。凡此种种表明,要对逝去的历史实现真实的“复原”,并进行科学的诠释,不仅需要扎实艰苦的科学实证,而且需要丰富而深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疑,历史研究的创新成果必将为人类其它创新活动提供思想养料和条件,而研究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则有利于掌握辨证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历史思维的能力,从而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历史还具有特殊的娱乐功能和审美情趣,历史本身是一部连绵不绝、魅力无穷的活剧,历史上一幕幕人物多姿、情节迭宕,极富故事性的活剧,展现了独特的历史壮美感。一部以真实历史为内容的精彩纷呈的历史著作,不说哲理上的启迪,就艺术效应也绝不亚于一部同一题材的文艺小说或电视电影剧。近年来不少纪实性的历史著作和音像作品备受广大读者欢迎便是证明。 此外,历史学对继承光大民族文化遗产、涵养民族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全民历史意识(即通过认识历史而理解现实、谋划将来的意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将会不断重新认识和开掘历史科学的功能。 当前,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人类要深刻地理解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必须正确认识历史、总结历史。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人类,只有从历史中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才能调适自我,超越自我。诚如个人如果丧失了对过去的一切记忆,将无法活下去一样,人类如果失去集体的历史记忆也将难以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能缺乏历史的智慧,一个正在复兴的国家和民族不能忘却历史,不能中断历史文化传统,否定过去则意味着失去今天和明天。中央领导一再强调“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诚哉斯言,务须深思而力行。 历史学是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学无止境,数千年来,多少史学家皓首穷经,孜孜求索,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但并没有把所有历史问题都研究无遗,历史真理并未穷尽。这不仅因为在时间的隧道中历史仍在不断延伸,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随之深化。历史学家的主旨,不仅要在不断发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力求最真实地“复原”历史,而且要对历史不断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史学研究者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历史,凭借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运用现代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手段去感知历史事件的缘由曲折,往往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领悟,并使过去不被重视或看来无用的东西,突然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此外有时因现实因素的引发,一些已经“死的过去”重新变为“活的过去”。如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因日本右翼势力一再对此进行抹煞、掩饰和翻案而变成现实政治问题,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历史的宝藏远远没有开掘完,无数老的新的历史之谜等等着我们去破译,历史学的舞台广阔得很,后学者拥有充分的空间去施展你的聪明才智,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 无可否认,在一段时间中,史学界曾出现过深深的忧虑,深恐商品经济大潮会冲垮史学生存的基础,酿成“史学危机”。但近年来的事实证明,社会的巨变不仅不会使史学衰微消亡,相反,促使史学实行自我更新,在理论、内容、形式、文风、方法手段和研究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20多年来史学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进步。担心历史学衰微消亡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无庸置疑,在现代化建设中,历史学不可能成为显学,有志于史学事业的青年,必须要有崇高的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抱有深切的关怀,力戒浮躁,淡泊名利,耐得清贫和寂寞,不为稻梁谋,甘于坐冷板凳,不畏艰难,不趋时媚俗,要有理论勇气,不囿陈说,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秉笔直书,通过历史研究的学术活动,参与现实,开创未来,服务于社会、国家和人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闳富博大。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如各种断代史、地区史、国别史、考古学、史学史,又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构成各种专门史和边缘学科,如经济史、政治史、文化思想史、外交史、民族史、社会史、人口史、宗教史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史学家也决非容易。他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开阔的视野、活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要有较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包括古汉语、外语)能力,并掌握计算机等现代科学研究手段方法。为了培养历史专业高质量的优秀创新人才,各高校历史系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设置了一系列课程,并为同学们的健康成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我国的史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成果丰硕,光彩夺目。杰出的史学家古代有司马迁、班固、陈寿、欧阳修、司马光、范晔、章学诚等,近现代有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钱穆、李大钊、傅斯年、胡适、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一部史学发展史充分证明,史学为有志的青年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只要自己努力耕耘,同样可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历史,尊重历史,一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号召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学好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倡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需要历史科学,需要培育新一代杰出的青年史学工作者,热忱欢迎有志青年报考历史学专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