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65年10月,中国又还清了苏联1961年的50万吨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完全还清。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长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这时,由于政府一并清偿了国内公债,“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成为国内宣传中自豪的话语。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使用的苏联援华武器 资料图 本文摘自:金羊网,作者:作者:佚名,原题:苏联对华武器援助成一笔沉重的负债:65年还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动辄死伤上万人的现代战争来说,更是如此。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之所以能在朝鲜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一决高低,苏联对中国赠予或出售的军火,包括各种步兵武器、火炮、坦克、飞机等,功不可没。在很大程度上,苏联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从以步兵为主的单一陆军,走向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转型来说,一度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国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连同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的各种经济项目一起,直到“文革”前的1965年才全部还清本息。 中国出兵朝鲜:斯大林感动得流泪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赴朝作战,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同时,毛泽东派周恩来和林彪去见斯大林,寻求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并给予空军支援,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迫切的需求。当时中国准备了两套方案,如苏联提供武器援助,特别是派遣空军入朝作战,中国就出兵,否则中国将按兵不动、见机行事。 周恩来与斯大林此后几天的会谈,进展并不如人意。斯大林认为:苏联空军还没有准备好,两个月至两个半月不能出动飞机支援志愿军,即便支援,空军也只能到鸭绿江边。问题在于,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必须跨过鸭绿江,战场在朝鲜境内。苏联空军不过鸭绿江,就等于没有提供空中掩护,这正是中国领导人迟迟下不了决心入朝作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斯大林承诺,苏联完全可以满足向中国提供飞机、大炮、坦克等装备的要求。随即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致电中共中央,通告了这一情况。 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出兵朝鲜一事进行讨论。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为保障中国边疆的长治久安,会议最后决定,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掩护,当美军向朝鲜北部地区大举进攻时,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都必须立即出兵援助朝鲜。几乎与此同时,因中苏双方就苏联空军是否入朝作战问题没有谈拢,斯大林也让人转告金日成,中国人已经决定不出兵,最好把剩余部队从朝鲜撤到中国和苏联境内。莫斯科传来的消息令金日成“感到惊讶”,但痛苦地表示:“他们将照此执行。” 13日的政治局会议后,毛泽东把出兵朝鲜的决定告诉了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声称“中国人有义务派出部队”,先派出9个师组成第一梯队,尽管装备差一些,但可以打李承晚的伪军。然后,再准备第二梯队。接着,毛泽东又提出了苏联空军掩护的问题,而且“希望它尽快到达,无论如何也不应迟于两个月”,同时表示周恩来“必须与菲利波夫(斯大林)同志重新讨论这些问题”。 当晚22时,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菲利波夫和你联名电上说,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项装备,不知它是用租借办法,还是要用钱买,只要能用租借的办法,保持二十万万(20亿)美元预算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则我军可以放心进入朝鲜进行长期战争,并能保持国内大多数人的团结。 斯大林通过罗申得知中国决定出兵朝鲜的决定后异常兴奋,以至于14日两度致电金日成:经过摇摆和作出若干临时性的决定之后,中国同志终于下定出兵援助朝鲜的最后决心。有利于朝鲜的最终决定终于下定了,我为此感到高兴。因此,您知道的关于中苏领导同志会谈情况介绍应予撤销。与中国军队出动有关的具体问题,您需要同中国同志一起来决定。而中国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将由苏联提供。祝您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