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腔的生存困境谈起 “师徒制”有助于戏曲传承 ■缺乏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巨大的支撑,单纯强调戏曲技艺、技巧的传承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换句话说,单纯技艺、技巧的秦腔传承是没有光明前途的。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近年来其衰落的趋势令人惋惜。表现在表演人才断档,文学、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的从业人员锐减。最令人遗憾的是秦腔易俗社的改制,据说,被一家从事旅游业开发的公司并购重组,原有的剧场也被重新装修,改变了功能,不再是一个秦腔的演出场所,一些秦腔艺术家失去工作机会…… 易俗社自1912年成立于西安,已延续百年,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戏曲百年剧社了。当年它曾开启一代“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中国戏曲革新的一面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俗社紧跟时代,追求进步,创作出《妇女代表》、《走上新路》、《红梅岭》、《西安事变》等现代戏,整理改编了《游龟山》、《三滴血》、《夺锦楼》等大批传统剧目,其中戏曲影片《三滴血》和《火焰驹》曾风靡大江南北。而今,易俗社的状况“岌岌可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秦腔生存的现实状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传承,戏曲也不例外。如果从唐代教坊和梨园算起,中国传统戏曲已经传承了1300多年,在这1300多年中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卓有成效。这其中有两次重大演变,第一次演变是从唐代至清朝末年,可称为旧式传承,齐如山将旧式传承归纳为四种方式,即戏班、科班、票房、相公堂或叫“私寓”,其中相公堂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戏曲名伶三分之二强皆出自于堂子。第二次演变可从1912年8月易俗社成立算起,一直到今天。这100多年的传承可称为新式传承。新式传承要求戏曲演员全面发展,极其重视文化教育,所学文化课程包括算术、历史、地理、文学。文化史、思想史、美学概论等,广泛涉猎。新式传承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可谓硕果累累,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例,著名的“四块玉”李玉茹、侯玉兰、白玉薇、高玉倩就出身于该校,再加上傅德威、宋德珠、李和曾、周和桐、王金璐、李金鸿、沈金波等,皆为一代名角。传承了1300年的戏曲尤其是秦腔一路高歌,可为什么偏偏今天整个民间戏曲包括秦腔的传承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想,原因主要是“文革”十年致使中国文化传统断裂。缺乏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巨大的支撑,单纯强调戏曲技艺、技巧的传承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换句话说,单纯技艺、技巧的秦腔传承是没有光明前途的。好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 习总书记在去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已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到战略高度,让戏曲工作者明确了方向。让传统文化已经断裂的链条得到修复、连接,这恐怕要一代或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作为当代的我们,至少不应该无所作为地等待,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为戏曲传承贡献力量。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各级主管领导、院团领导在戏曲传承的工作中应该注重恢复传统的师徒制,恢复戏曲的口传心授。师父在传承技艺、技巧的同时,会把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徒弟,文化与技艺难分难舍地融合在一起,对于戏曲人才的培养大有益处。可以说,恢复师徒制是当前戏曲传承最为有效的唯一途径。 (作者 贾志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