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茨授权,德国无条件投降 此时,对邓尼茨这个新领袖的权威最具挑战的是希姆莱。希姆莱掌握着警察、党卫队、盖世太保等权力工具,邓尼茨则除了在军队的威望以外,什么都没有。希姆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邓尼茨的领导吗?邓尼茨心里也没谱。邓尼茨让副官给希姆莱打电话,请希姆莱到普伦来一趟。希姆莱在电话里拒绝了副官的邀请,邓尼茨亲自给希姆莱打电话,希姆莱答应了。 当晚12点,希姆莱在6名武装党卫队军官的陪同下来到普伦,邓尼茨的副官接待了随从们。海军司令和盖世太保头子在办公室里单独见面。邓尼茨递给希姆莱一把椅子,自己则在写字台后坐下来。事先,邓尼茨在写字台上放了一把打开保险的手枪,上面用纸盖着,随时准备开枪射击,以应对希姆莱面对希特勒遗嘱可能爆发的过激反应。 邓尼茨把电报递给希姆莱,并注视着希姆莱的表情。希姆莱震惊不已,并且露出惊慌的神色,脸色变得煞白。读完电报后,希姆莱起身鞠了个躬,对邓尼茨说:“请让我在您的国家里当第二号人物吧!”邓尼茨告诉他,办不到,自己用不着他。 在明白了邓尼茨的意思后,希姆莱在凌晨1时告辞。邓尼茨松了一口气,不管希姆莱背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对举动,起码两人没有当场翻脸。 5月1日晨,邓尼茨又收到马丁·鲍曼的电报,电报说:“遗嘱已生效”。邓尼茨通过这句话推断希特勒已经身亡,当时他还不相信希特勒会自杀,以为希特勒是在柏林保卫战阵亡了。 在希特勒的遗嘱上,邓尼茨的身份是帝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是政府总理,由于戈培尔在5月1日自杀,邓尼茨成为行将崩溃的第三帝国唯一的代表。他希望和西方达成单方面的停战,但遭到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拒绝。5月7日,邓尼茨授权弗里德堡、凯特尔、史托普三名来自海陆空三军的将领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希特勒看中他的忠心 本来,按照丘吉尔的意思,邓尼茨这个新总统和他组建的临时政府是可以被承认的,然而苏联人对此不满。5月23日,邓尼茨和临时政府的成员们被逮捕,一位美国将军问邓尼茨还有什么话要说,邓尼茨说:“每一句话都是多余的。” 1945年冬,在牢房里接受审判的邓尼茨才知道,自己被希特勒选为继承人是纳粹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施佩尔的推荐。那是在4月23日,施佩尔从德国北部飞往柏林,向希特勒告别,当时,希特勒正在起草遗嘱,施佩尔推荐了邓尼茨为接班人。 纵观当时树倒猢狲散的第三帝国,除了邓尼茨,希特勒再也挑不出别的继承者了。戈林和希姆莱与盟军私下接触,在希特勒看来是严重的背叛;宣传部长戈培尔和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都是文人,没有统率军队的能力。和邓尼茨猜想的不同,希特勒是想让德国继续战斗。陆军将领们一向和希特勒不和,又不执行希特勒的“焦土政策”;而邓尼茨,有威望、有能力、没有参与此前的政治斗争,最重要的一点是——忠心。证明邓尼茨忠心的例子有很多,他的两个儿子作为海军军官都在二战中阵亡。尽管他实质上从未加入过纳粹党,但是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质纳粹党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纳粹荣誉党员。 在纽伦堡审判中,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在西柏林的施潘道监狱服刑期间,邓尼茨被人描述为“毫不后悔,满怀憎恨地做着体操和阅读书籍”。英国记者评论道:“海军元帅邓尼茨一直没有后悔的表现,他仍然是施潘道最危险的人物。” 1956年10月1日,邓尼茨被释放,居住在德国北部的一个村子里。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是纳粹德国27名元帅(帝国元帅1名、陆军元帅19名,海军元帅2名,空军元帅5名)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