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近代史 >

1969年北京高干疏散:邓小平和刘少奇待遇迥异(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969年11月,刘少奇在开封病逝(资料图)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和具体要求,江西省最后决定,将邓小平安排在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住在位于该厂附近的望城岗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原少将校长的房子里,即“将军楼”;陈云住在南昌市青云谱江西省军区干部休养所,选择就近的江西石油化工机械厂蹲点调查研究;将王震安排在红星垦殖场招待所住,在该场蹲点调查研究。
     邓小平在即将离开北京、前往江西的时候,给汪东兴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接受中央对于他的处理,重申对中央和主席作出过的保证,他将以一个普通党员和公民的身份,尽力工作和劳动,并希望将此信转报主席和党中央。
     邓小平知道,这次离开北京,虽然算是结束了被囚禁的状态,但在千里之外的江西,与中央和毛泽东的距离就远了。离开北京之前,他写信给汪东兴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要通过汪东兴将信息传递给毛泽东。正如邓小平所预期的那样,汪东兴将这封信转给了毛泽东,而且毛泽东本人也看了邓小平的这封信。
     1969年10月21日下午,“邓小平专案组”接到中央专案组第二办公室的通知,到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开会。会议由中央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王稼祥、谭震林等“专案组”的人员。会议开始后,主持人说,王稼祥疏散到河南信阳,谭震林到广西桂林,“中央决定将邓小平疏散到江西南昌下放劳动,接触群众,昨天晚上周总理已经亲自打电话给江西关照过了”。并交代“专案组”负责人:“你再带上个人。任务有两条,一是安全送到,路上不能出问题;二是会同江西的同志为他们找个合适的住处,有暖气的更好。邓小平年纪大了,住处跟劳动的地方不要距离太远,远了派车不太好,步行太久或坐公共汽车也不大安全。虽然陈云和王震同志也是去江西,但他们和邓小平不一样。他们两个都在党的九大当选上了中央委员,一般来说还不会出什么问题。邓小平没有选上,‘文化大革命’前又挂过像,是‘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容易被人认出来,发生揪斗现象。清楚了吧?好,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明天早上8点钟赶到沙河机场上飞机。”
     在中央办公厅和江西为邓小平去江西的事情忙着的时候,邓小平和家人也在抓紧收拾东西。生活用品很好收拾,关键是要尽可能多地带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文学等各类书籍,在此后的岁月里,邓小平将从这些书籍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
     1969年10月22日,邓小平夫妇与邓小平的继母一行三人,乘飞机从北京直达江西。到南昌后,邓小平一行先被带到一个招待所,由江西省军区一位负责人对他们讲了一次话,叫他们“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几天后,他们被送到了居住的地方——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原福州军区步兵学校院内的将军楼。在这座将军楼里,他们一直住了3年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江西期间,邓小平夫妇被安排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参加劳动。每天上午到工厂劳动半天。邓小平被分配做钳工,这是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干过的老本行,没想到几十年以后又派上了用场。重操旧业,他干得仍然是那么认真、那么熟练。卓琳则被分配做拆洗线圈的工作。邓小平因为是“党内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所以每天上工都由人持枪押送,在工厂也是被实行“不许乱说乱动”的监督劳动。尽管如此,对他们来说,这总是长期与世隔绝以后得到的与外界、与社会、与群众接触的机会。
     开始的时候,厂里的工人们是怀着好奇的心理观察他们两人的。时间一久,他们的言行举止、劳动态度以及他们的为人,深深地感动了工人们。工人们与这个“大走资派”的隔阂逐渐消除了。在共同的劳动、工作中,工人们与邓小平夫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是最淳朴、最善良的,他们并不认为“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劳动的“走资派”有多么坏,而是把这样的人看作是“奸臣误国”时的“好人”。
     邓小平夫妇在该厂劳动改造的3年中,工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永远难忘。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的后面本来没有路,工人们为了邓小平的安全和上下班方便,特意从工厂围墙上开了个口子修上门,便于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上下班时从这里通过。天长日久,邓小平夫妇竟然在这里走出了一条小路。不过这是条泥泞小路,晴天走还可以,遇到风雨天,就难走了。有一天,大雪纷飞,邓小平照样循着这条小路到厂里劳动。快走进厂区时,脚下一滑,跌了一跤。工人们得知这一消息,自动拿起锄头、铁锹,挑着煤渣,冒着刺骨的风雪连夜把路修好。这条小路,以后被人们称为“邓小平小道”。有一次,邓小平在劳动中昏倒,工人们连忙抢救,按照卓琳介绍的方法,冲了一大茶缸白糖水喂到邓小平口中,使他转危为安,然后又用拖拉机把他送回住地。在工厂劳动期间,邓小平夫妇从工人们的关心和爱护中得到了最好的精神安慰和支持。3年之中,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冬,他们去工厂上班从不间断。
     邓小平到江西以后,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陶铸在安徽合肥的待遇有明显区别。刘少奇、陶铸都失去了人身自由,由军队武装看押,虽未正式逮捕,实际上等同“犯人”。刘少奇病入膏肓危在旦夕而无人抢救,还被斥责为“装病”。陶铸被关押起来以后称呼看押战士一声“小同志”,会立即遭到一顿劈头盖脑的斥责:“谁跟你是同志,你这个大叛徒!”把陶铸气得犹如猛虎入囚笼,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了。
     当然,看押刘少奇也好、值勤战士斥责陶铸也好,与执行人员是无关的,他们只是按照林彪集团、江青集团传下来的“上级指示”奉命行事而已。邓小平在南昌步兵学校有一栋小楼安家,在院子里可以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但不能随便出院子),每天可以到工厂劳动锻炼,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工人。这无疑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关心、保护的结果。但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却不大理解毛泽东、周恩来的长远战略部署,认为邓小平既然是“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理所当然地应该经常向他们汇报思想。1969年11月23日,负责邓小平一家生活的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的一名干事,按照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的旨意,让邓小平对到江西一个月来的劳动和学习情况写出心得体会。邓小平回答说:“有事我会给毛主席党中央写报告的。”这说明,邓小平对毛泽东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状况,心中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不然,不可能会一口拒绝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的这一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