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近代史 >

建国前东北反腐:合江军区副司令竟因名妓叛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选自《同舟共进》 作者:刘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男女关系衍生的政治案件
    1 9 4 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日本投降。中共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抢在国民党“接收”之前建立东北根据地。最先到的是原东北抗日联军干部。他们进入北满各地城市,开始建立政权。从深山密林的艰苦生活转变为城市的舒适生活,有的干部产生了享乐思想,革命意志蜕变。特别是在男女恋爱问题上,从沉溺于男欢女爱演变为严重的政治案件。
    1946年1月,北满合江军区依兰县第5支队副司令杨清海叛变。杨清海1940年参加抗联第7军,任大队长。在日军围剿的艰苦环境中,许多人叛变脱离队伍,杨清海却表现得相当坚定。在最困难的时期,他带领队伍到苏联境内坚持斗争。1945年8月,他随苏联红军解放依兰县,被任命为城防副司令。八路军部队到达北满后,杨清海又担任合江人民自治军依兰第5支队副司令。
    当时的依兰情况复杂,土匪头子谢文东、李华堂等因为参加过抗联的关系,自封为各地的“司令”。伪满官吏、军警仍旧把持着当地的权力。杨清海受这伙人的引诱,很快腐化堕落。他认识了开赌局的辛老头的女儿辛爱玉,外号“辛大姑娘”,是依兰城里有名的妓女。杨清海本有妻室,但在辛爱玉的诱惑下与她同居。辛爱玉当了姨太太,那些开赌局的地痞流氓就把杨清海当成保护伞。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国民党特务把杨清海当作策反对象。他们穿针引线,让杨清海和李华堂拉上关系。杨清海接受国民党委任,与李华堂密切联系,等待时机叛乱。依兰人都说:“若没有辛爱玉,杨司令恐怕还不敢叛变。”
    合江军分区司令员贺晋年是来自陕北的老红军。他对杨清海通敌活动有所察觉,便与张闻天书记商量,把杨清海调到佳木斯学习,解除他的职务,审查他的问题。杨清海感到情况不妙,便派人联络李华堂,决定发动叛乱。
    1946年1月10日晚,依兰县政府的干部为杨清海设宴饯行,勉励他好好学习,处理好家庭问题。杨清海表面客气,心中暗藏杀机。夜里,他命令亲信在营房动手,打死了依兰独立团三位关内来的干部,煽动部属跟着他叛乱。就这样,杨清海拉走依兰独立团两个连150多人,长短枪160多支,到西山与李华堂会合。国民党的报纸大肆宣传杨清海叛变,在当时的东北影响很坏。
    当年10月,贺晋年司令员带领骑兵在牡丹江追剿李华堂,土匪被打散了。辛爱玉受伤被俘,杨清海只身逃到国民党盘踞的长春,在那里靠赶大车度日,后来到沈阳做小买卖隐藏起来。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终于被群众揭发出来,由公安机关逮捕枪决。
    男女间的情感问题,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演化成严重的政治事件。这给进入城市的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应对进入城市后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新情况,特别是在个人生活、男女情感等方面防微杜渐,保持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作风,杜绝腐化变质,是中共面临的新挑战。
    清除腐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战略方针指引下,关内各根据地调动10万大军进入东北。194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敌强我弱及种种不利因素,东北初期的斗争非常艰难,1946年6月四平保卫战失利后,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撤退到北满,部队损失严重,干部中一部分人思想混乱,形势危急。
    中共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改组了东北局。
    1946年7月,新组建的东北局领导集体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林彪、罗荣桓、陈云、高岗等共同起草了东北局《七七决议》,号召东北党和军队的干部重整旗鼓,整顿队伍,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努力奋斗。
    建立根据地的关键在农村。《决议》强调:要掀起干部下乡热潮,必须克服腐化享乐思想。“许多到达东北的干部,对于长期战争和艰苦工作没有认识,没有精神准备,不少人迷恋城市生活,缺乏下乡的决心,缺乏群众观点,干部中享乐腐化厌战的情绪在增长着,这是党内最危险的现象”。《决议》号召各级干部“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造成共产党员面向农村,深入农民的热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