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叛逃到美国的克格勃最高官员:尤尔琴科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由于是在杜鲁门时期秘密建立的,国家安全局被戏称为“无此单位”(No Such Agency)
    克格勃高级间谍投向中情局怀抱
     1985年8月1日,中情局华盛顿分局里,平日不苟言笑的反情报科科长格斯•哈撒韦面露欣喜,坐在对面的两位联邦调查局(FBI)同行爱德华•奥马利和菲利普•帕克颇感惊讶,但当哈撒韦向他们说“尤尔琴科过来了”,二人也不禁微笑起来。
     FBI对这个名字不陌生。时任克格勃第一总局第一处副处长的维塔利•尤尔琴科已经在美国待了6年,他一直“隐身”于苏联驻美大使馆内,FBI虽知道他的身份,却也奈何不得。如今,这位负责西半球情报活动的克格勃高级特工叛逃过来,奥马利他们怎能不笑呢?
     “尤尔琴科于7月24日到罗马执行特别任务,一个苏联科学家代表团正在意大利访问,他要去监视他们,防止其叛逃。这次确实有一个苏联科学家跑掉了,尤尔琴科去劝他回去,没想到他自己也跑掉了。”哈撒韦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尤尔琴科没有与FBI而是跟中情局接触,这让他颇为得意。
     尤尔琴科的确是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谍报精英。他生于1935年,1960年加入克格勃,很快得到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的赏识。不抽烟,不喝酒,不近女色,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正派人。1972年,37岁的尤尔琴科调任克格勃第三总局(负责军队反间谍工作)第三处副处长。在这一位置上,他积累了大量的反情报工作经验。4年后,尤尔琴科出使美国,在苏联驻美大使馆担任一等秘书,其真实使命仍是间谍。利用使馆人员身份的掩护,尤尔琴科周旋于各国大使之间,从他们那儿获取所需要的情报。之后又在法国巴黎短暂待过,1985年4月,他开始担任“叛逃”时的职务,重回美国,从事克格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间谍与反间谍工作。
     这一次,他的行动是向美国“投诚”:1985年7月24日,尤尔琴科随苏联专家团来到意大利罗马,他行踪很诡秘,在苏联驻意使馆待了8天,几乎足不出户,直至8月1日上午9时,他对同事说要出去散步,参观梵蒂冈博物馆。
     夜幕降临了,尤尔琴科没在预定时间回来,大使馆的官员惊慌起来。第二天,依旧没有他的消息,大使馆向意大利警方通报了尤尔琴科失踪的情况。克格勃罗马站此时已肯定尤尔琴科出了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位根正苗红、有着25年克格勃经历、深得上司信赖的情报高官已经叛逃西方。
     当莫斯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尤尔琴科已经同美国人接上了头。
     那天早上尤尔琴科步出苏联大使官邸后,即与中情局罗马站取得了联系。消息立即传到了中情局的兰利总部,局长威廉•凯西、行动处负责人乔治•克莱尔和反情报科科长哈撒韦都被惊动了。兰利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一切事务都为处理尤尔琴科让道。当苏联人去找意大利警方的时候,尤尔琴科已经乘坐一架军用飞机,直奔大洋彼岸而去。
     8月5日清晨,飞机在华盛顿东南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降落,随后,尤尔琴科被中情局特工接进了总部兰利附近的一个安全房屋休息和询问。
     面对一个叛逃过来的克格勃高官,中情局最关心的是,他是否知道潜伏在美国情报机关内部的苏联间谍。尤尔琴科也明白他手里握着情报的含金量,决定着下半辈子在美国的命运,他提供了两个线索,一个是“朗先生”,另一个是“罗伯特”,两人都来自美国情报机构的核心部门,他们为苏联提供情报。这时候,哈撒韦笑不出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