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更法”与“借法”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 徐松荣 参加讨论

一、改革思潮与更法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危机四起,外国入侵与农民起义同时进发,改革思潮应时而生。
    首先,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土地兼并加剧,租税剥削加重;统治集团腐败,贪风盛行;八旗、绿营官兵腐化,统治支柱濒临崩溃。与此同时,人口急剧增长而相对过剩,爆炸性的人口增长与清朝的闭关禁海政策发生尖锐矛盾,过剩人口无法移民出国,移民新大陆,移民到东北、内蒙、新疆地区也受到限制,内地生存空间狭小,加上自然灾害流行,造成流民、灾民遍地,更加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正如龚自珍所揭示的,“至极不祥之气,郁于天地之间”①;“起视其世,乱亦不远矣”;“‘山中’之民有大声音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②。劳苦大众与统治者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一场反抗爱新觉罗工朝的风暴正在酝酿发动。一批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呼吁改革,挽救危机。
    其次,鸦片战争显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强行打开中国大门,迫使中国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此,中、西方在各个方面的冲突全面展开,也激化了中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促成制变、救时、革新思潮的兴起。
    再次,在内外矛盾加剧的影响下,思想、文化领域发生新变动,催生了改革思潮。第一,儒学演变与学术新思潮。以龚自珍、魏源、贺长龄为代表,上继庄存与、刘逢禄,复兴今文经学,强调联系现实,倡导变通改制之学说。龚自珍阐发“易世而变”、“随时应革”的主张③。魏源提出“因时制变”、“因革损益”的理论④。第二,经世致用思潮与经世派。士大夫中以陶澍、林则徐、贺长龄、龚自珍、魏源、徐继畲等人为代表,声气相连,互相砥砺,形成影响朝野舆论、决策的经世派。这批有识之士“通时务”,“慷慨论天下事”,讲求“经国济世”之学。指出“学无大小,以适于用者为贵”⑤;“学问经济无二事”,“学术与治术合而为一”⑥。经世之学以“通经”、“致用”、“变古”、“救时”为旨归,解决现实问题。第三,社会、政治弊端与中外冲突,引发士大夫浓烈的忧患意识。龚自珍、魏源等人的诗文、言论最具代表性。龚自珍谴责统治者的思想文化禁锢、滥加搜括和日趋腐败,呼唤改革的“风雷”。魏源的诗文多是忧时愤世之作,他自称是“荆楚之南”的“积感之民”,忧河防水患、漕变盐患、海防边患,愤吏治腐败、人才虚、人心寐。但他积极应对,以作“前驱先路”⑦。第四,形成比较系统的社会批判思想。龚自珍的《明良论》、《尊隐》、《平均篇》、《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魏源的《古微堂集》部分篇章及众多诗文,曾国藩的《备陈民间疾苦疏》、《应诏陈言疏》等,都是代表作。此外,经世派、改革家们对传统的贵义轻利思想、重本抑末政策,逃避现实的考据、训诂之学,以及士大夫的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都进行了批评、谴责,甚至涉及到孔孟儒学的弊端。如汪士铎等人不仅指责程朱理学,也批评孔孟儒学仅是“浮夸大言”,作“想象之空谈”,“长于修己,短于治政”⑧。
    伴随着社会政治、中外关系、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动,紧接着是更法、革新口号的提出。更者,变更、变通、整顿;更法者,因时制变,更新法度,除弊救世。
    “更法”的首倡者是龚自珍和魏源。龚自珍倡言:“自古及今,法无不改”⑨,“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糜。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⑩。又说:“仿古法以行之,正以救今日束缚之病。矫之而不过,且无病,奈之何不思更法”(11)。
    魏源则指出“法久弊生,因时制变”,“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12);“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13),“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可则因,否则革”,“新则袭之,弊则益损之”(14)。
    除龚、魏外,包世臣提出“修法”的主张,指出“修法以劝农”,“本末皆富”,应作为“千古治法之宗”,“子孙万世之计”(15)。王鎏认为“自古无不弊之法,要恃有随时救弊之人”;“既有治人,必有治法”(16)。此外,一批经世派人物如陶澍、吴铤、汤鹏、黄爵滋、管同、谢阶树、徐鼒、丁晏、许乃济、孙鼎臣、许楣、汪士铎、冯桂芬、王茂荫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提出了更法、改革的主张与建言。从清廷到地方督抚,亦开展了更法改革的活动。
    二、更法的特点、理论与活动
    
更法者,“自改革”,“变更祖宗成法”,侧重于整顿“旧法”,革除弊政。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变易论”是“更法”的理论前提。龚自珍根据今文经学三世说,强调顺应时变,革除旧法的弊端。魏源指出历史的发展是“自变”、“自化”(必然性),强调时势不同了,“圣人主事无不根底于民依,而善夫时势”(17),“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18)。
    其次,变法不变道,不离经,仿古法而行之。龚自珍说:“无八百年不夷之天下”,但“有亿万年不变之道”(19)。魏源亦说:“其不变者道而已”(20)。依据经说而“更法”,并依赖皇帝与权臣“更法”,没有摆脱“皇权变法”的传统模式。龚自珍等人更强调托古改制,即师古、仿古、法古。龚说“仿古而行之”(21)。“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22)。胡培翚亦指出:“善法古者,不袭其迹,惟其意”;“古制之不存于今日,而其法未尝不可师而用者”(23)。
    再次,坚持渐变,反对骤变。龚自珍认为“风气之变之必以渐也”,于是说“(法)自改革”,“可以更,不可以骤”,“随其时而调济之”(24)。魏源即说:“立能行之法,禁能革之事,求治太速,疾恶太严,革弊太尽,亦有激而反之者也”(25)。亦指出:“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化未熟而急变俗,俗必骇;虑未熟而急图功,功必阻;德未熟而急知名,名必辱”(26)。
    最后,更法的目的在于“除弊”、“兴利”、“救时”,“以实事程实功”,解决现实问题。
    鸦片战争前后的更法理论与活动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教育、对外关系等多个方面。
    其一,重农兴农,限田均田,养民救灾。龚自珍提出“农宗论”和“平均篇”,包世臣提出“农本论”,吴铤提出“均田限田说”,魏源提出“守本论”和“保富说”,谢阶树提出“保富说”和“重农论”,汤鹏提出“力农论”,徐鼒提出“务本论”,胡培晕提出“井田论”,汤成烈提出“屯田论”。龚自珍、谢阶树的主张,以及冯桂芬的“复宗法论”,都力图恢复和强化宗法制度,解决农业、流民问题。包世臣既主张“本末皆富”,也强调“天下之富在农”。吴铤提出“均田”、“限田”,旨在遏制土地兼并。指出“为政之道,莫先于定田制”,“欲定田制,莫如行均田法而去其弊。限民田无得过五十亩,则为者多矣”(27)。林则徐、龚自珍等人还提出开放边疆、移民殖边、发展农耕。这些主张以仿古、复古的办法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新意不多,创意更少。
    其二,整治三大政:治河、漕运、盐务。三大政到嘉道年间出现严重危机,对此,朝野上下议论最多,实行了较多改革。治河,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但成效不大。漕运、盐务改革成效大,漕运最终实现了由河运改海运、由官运变商运的转变。推行盐法改革,包括裁减浮费,定场价,简化销盐手续,创行盐票(改纲盐为票盐),实现了盐的生产、运销、管理制度上的变革。
    其三,财政、币制、租赋改革。魏源、包世臣等人提出除弊、兴利、节用、开源、屯垦等主张,并突破“重义轻利”的传统信条,认为“理财为古人致治之大端,尤此时当务之最急”(28)。此外,有吴铤、王鎏、谢阶树提出保富说、理财论,林则徐、黄爵滋等人也提出改革财政、币制。后来,徐鼒、许楣、冯桂芬、雷以诚、王茂荫等,都立足于国计民生,增加国用,解决财政困难,提出了改革财务、货币、租税制度。清政府即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发生的“库案”,清查库款,追缴亏空的田赋征收,惩办贪污官吏。同时整顿地丁钱粮,开办捐输以助饷银、助赈济,整理、开发银矿。这一时期,针对银荒和银贵钱贱,货币改革思想最为活跃,提出了多种主张。包世臣主张“专以钱为币”,“使银从钱”,发行纸币,但要“虚实相权”(29)。魏源坚持银币论,反对废银行钞。许楣亦坚持金属主义货币论,反对废银行钞和发行不能兑现的纸币(30)。王鎏则主张废银行钞,发行纸币。冯桂芬提出“用钱不废银”,主张民间交易“一概论钱”,但反对铸大钱。王茂荫提出“以实运虚”、“似实而虚”论,主张发行能够兑现的纸币,金币、纸币同时流通,“虚实兼行,商民交转”(31)。此外,林则徐、徐鼒、丁晏等人也提出自己的主张,讨论货币问题。道光、咸丰年间,清政府对货币实施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
    其四,整顿吏治,变更教育、考选制度。林则徐、魏源、龚自珍、黄爵滋、冯桂芬、王茂荫等人针对旧式教育与科举、保举、捐纳制度,提出了批评与建议。魏源指出更法改革首在人才,“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32)。他要求革除科举的弊端,不能以“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33)。应于“武试增水师一科”。改革教学内容,培养“经世致用”人才。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设有多篇,进一步主张废八股,改科举,变更选举制度。提出工艺“特设一科”,优者“赏给举人”,“赏给进士”。
    其五,改良社会,涉及禁烟,完善宗法制度,解决人口问题等。以禁烟首当其冲。怎样禁烟,如何对待吸食者,如何处理中外关系,讨论激烈。如丁晏对严禁派的两种错误主张:中外禁绝互市(断绝贸易往来),处决鸦片吸食者,提出批评,认为“禁烟当以民命为重,不当计利;立法当以中国为先,不当扰夷”(34)。改良风俗,包括官场、学术界风气和民间风俗。不少人提出“正风气”,“变风俗”,多是老调重弹。改良社会组织,多是主张完善和强化宗法制度。
    针对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的社会问题,龚自珍、魏源、汤鹏、冯桂芬等人都有议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封建士大夫缺少世界观念,很少有人提出解除海禁,让国民走出国门,扩展生存空间。提出的办法大多是发展生产安抚流民,移民边疆减少内地人口压力。而以汪士铎提出的人口论最为尖锐,指出:“人多之患”、“人多之害”,在于“穷”、“愚”、“乱”。“人多则穷”,人民的贫困在于人口过剩,“天地之力穷矣”。“人众而愚”,缺少教养而愚昧。“人多致乱”,“人满而吏堕,……农安其乡不足自存活”,于是酿成“祸乱”。怎样解决“人多之患”,他提出了减民说,有的方法可取,有的则是极端手段,违背人道和常理(35)。
    其六,发展工矿业、商贸业。魏源提出“末富”的富民说,“缓本急标”的重商论,要求发展商品经济。还提出货币财富论,要求大力开采银矿,发展外贸导引洋银内流,以增加银通币,同时提出发展民族工业。包世臣提出“本末皆富论”,认为“生财者农,而劝之者士,备器用者工,给有无者商”;“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36)。于是,他主张实行农、工、商业同时发展的经济政策。
    其七,改良武备,增强国防。林则徐主张海防、边防并重,也强调海防,提出建设近代海军的设想。魏源提出比较完整的海防思想:议守、议战、议款;攻夷、款夷、制夷;建设近代国防思想:“师夷之长技”,设火器局造船炮;“善师四夷”,以西法练兵养兵;建设海军,增设水师科,培养海军人才。龚自珍重视边防,最先提出新疆建省。
    鸦片战争后清廷继续推行更法措施。其重点是:严禁令,重法纪,整顿吏治,如罢逐穆彰阿,处置耆英,重新起用林则徐。整顿财政,革除弊端,如设官钱局,发行纸钞,改铸大钱;减八旗俸饷,破八旗世袭的供俸旧制;试行厘捐,解决军饷。整顿科场,重用才识之士,不计门第、身份、祖法,起用汉人,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这些措施,对拯救统治危机、社会危机曾起过一些作用,但点滴的“更法”改革应付不了空前的“大变局”,必须“借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