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活动经费来源及影响(2)


    党内津贴始于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其直接缘由是苏联(共产国际)向中国“输出”革命。尽管不同时期外来援助的数额多少不一,但从整体上看,外来援助曾在党的活动经费中占据相当比例,一旦外援减少或停止,一旦上级组织津贴减少或者不及时,革命工作必受到重大的影响。党内津贴制度的存在,再加上很多地方经济凋敝,失业增加,导致一些人为谋生进入党内,而一些基层组织、党员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就业、谋生为名,宣称“受了痛苦欲谋解放便加入C. P.”,“欲保全地位便加入C. P.”,(46) “全世界都有组织,走到任何地方具不至无饭[吃]”,(47) 借此发展党员。于是,“许多同志因失业穷无所归,专门找党来解决生活问题”,将党看成救济会。(48) 党内雇佣观念因此盛行,部分党员“做工作就要钱,不拿钱就不做事”,党性不纯。
    在苏联(共产国际)援助逐渐减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成为活动经费的主要筹集方式后,在赣西南,一些党员以为革命是“发洋财”,“以为革命打土豪是解决个人问题,一般同志在较好的环境生活特别表示腐化,金圈子金戒子戴起,还有借党招摇向乡人讹索钱财酒食,造成党内新土豪新劣绅”。(49)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有些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不参加生产(连同志也有不参加生产者),服装好华美,好像‘鹤立鸡群’令群众一见则知,并且自觉荣耀”。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一些地方,“区委以上同志的生活费是漫无限制的用,黄安桃花区等区委委员,每人每月有用至七十元的,通常也在三十多元。各指导机关和区委等,每天总是吃鸡吃肉,常常是一餐一个鸡。许多同志非肉不饱,许多同志都带有价值几元的自来水笔和十几元的手表,但很多虽然带着,根本还不会写字或不会识钟点的!”(50)
    在打土豪过程中,有些党组织的负责人“以赤卫队为抢劫的工具,有时不管自耕农小商人甚至佃农部分皂白的提来,□一二担米谷或数元和数十元始放,以致弄成有所谓半土豪,谷土豪之□□,对豪绅的真相异常模糊”。(51) 有些地方在打土豪过程中,随着土豪的减少,“多是捉些富农甚至捉了中农”,从而影响了党的阶级政策。
    随着根据地财政经济政策逐渐走上正轨,各级党组织与苏维埃政府之间如何处理经济关系又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材料显示,有段时间党的区委、县委在经费方面没有决算预算,“要钱的时候只晓得区委到区苏去拿,县委到县苏去拿”。(52) 而有些地方,一些在苏维埃政府工作的党员“以为政权高于一切”,要求将党费“收到苏维埃来”。(53)
    如果“金钱是政治的母乳”所言不谬,这句话应该从两方面理解:首先,一切政治活动,包括革命活动都是以金钱为基础的,缺乏金钱,包括革命在内的任何政治活动都寸步难行;其次,不同“母乳”会对政治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来自苏联(共产国际)的经济援助不仅是理解中共与苏共(共产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组织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且是党内雇佣革命观念盛行的重要诱因;当“打土豪”成为革命经费的重要来源之后,尽管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经济上的独立,进而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有着积极作用,但却在党的廉政建设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至于理解党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所谓党政关系,或许经济关系是一个可以尝试的视角。
    注释:
    ① 相关研究仅见朱洪:《大革命时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经济援助之比较》(《党的文献》2007年第2期)。朱文以前苏联档案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苏联、共产国际对国共两党的经济援助问题。认为在此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援助总额约为26万卢布。杨奎松在《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4期)及《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中,也考证了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援助问题。何益忠的《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活动经费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主要考察了党在创建时期(1919年-1923年“三大”)的政治活动状况与资金状况,以及苏联(共产国际)的援助对中共的影响。
    ②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313页。
    ③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第236-237页。
    ④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第257-258页。
    ⑤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422页。
    ⑥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367页。
    ⑦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505页。
    ⑧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349-350页。
    ⑨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447页。
    ⑩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第69页。
    (11)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234、227页。
    (12)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355-356页。
    (13) 1929年7月,四川省委报告,四川工人“工资最低每日二三百文,最多十几元一月,绝对少数机器工人、汽车工人……每月数十元。成都、重庆工人平均工资每月六元,自井每月平均三元。”在山东,根据1929年3月的报告,青岛电灯工人“工资最低者每日七八毛,每日一元者很多”,邮政工人“工资每月三十六元者甚多,苦力可有二十余元”,胶济铁路工人“每月工资起码十元”;青岛日资纱厂“最低工资为二角半至三角,这是女工、童工的工资,至男工则每日约有四五角。”见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121-122页;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103-104页。
    (14)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334、336页。
    (15)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355-356页。
    (16)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413页。
    (17)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年)(一),第402页。
    (18)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337页。
    (19)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第38页。
    (20)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70、85页
    (21)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333-334页。
    (22)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第220-221页。
    (23) 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湘赣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108页。
    (24)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页。
    (25) 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35页。
    (26) 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508页。
    (27)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28)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56-57页。
    (29)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75页。
    (30)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156页。
    (31)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135页。
    (32)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239页。
    (33)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409页。
    (34) 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9年),第67页。
    (35)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34页。
    (36)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133页。
    (37) 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256页。
    (38)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5页。
    (39)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336页。
    (40)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136页。
    (41) 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4期。
    (42)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77页。
    (43) 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1932年)甲1,第29页。
    (44)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上),第232页。
    (45)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上),第241页。
    (46)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499页。
    (47) 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344页。
    (48)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241页。
    (49) 江西省档案馆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0页。
    (50) 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126-127页。
    (51)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253-254页。
    (52)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2辑),第235页。
    (53) 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湘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5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