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与新大陆
1493年8月3日,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率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起锚,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航行,于10月12日到达西印度群岛的圣·萨尔瓦多①。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这一历史性的登陆带动了欧洲人对美洲大陆的不停探索,同时也引起了持续至今的谁最早发现新大陆的不休争论。爱尔兰人、冰岛人,甚至中国人都似乎与新大陆的发现有关系。 究竟是谁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尚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和学术界的最后公认。但哥伦布的航行,联系了东西半球相隔数世纪的不同文明,使人类历史从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已成定论②。在此定论的基础上,本文拟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背景、历程及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偶然的。他是在去契丹和西潘古的途中意外地“碰到”了几个岛屿,从而引出了一个“探查时代”③。但从历史进程来看,这又并非偶然。它是欧洲旧大陆几个世纪来一系列发展的直接结果。 (一)十字军东征11世纪末期,由于宗教矛盾日益激化,教皇厄本(Urban)二世招募西方基督教徒用武力征服近东,从穆斯林土耳其人的手中夺回圣地巴勒斯坦。十字军东征虽然失败,但此行使欧洲人亲眼目睹了东方的美丽和富饶。宝石、香料、蔗糖、丝绸、地毯、纸张等这些欧洲人不曾拥有或有之甚少的物品都使他们为之垂涎。于是,一些精于商务的东征者便试图通过贸易来获得。但在当时,这一有利可图的贸易已为两种人所垄断:亚洲人--通过商队把东方的物品运到地中海港口,主要是亚历山大和康斯坦丁堡;其次是意大利人,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把产品运到西欧。由于在转交过程中,中间人不断提价获利,产品运至西欧时已成了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为打破中间人垄断的局面,西欧国家着手开发水路航道直达东方。 (二)文艺复兴运动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一般人均接受了古希腊先哲的理论,如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扁平的。在航海技术方面,人们已能够绘制精密的地图,巧妙地使用罗盘和星盘,建造快速而又安全的船只。值得一提的是葡萄牙建造的帆船,船帆多,吃水浅,可连续航行几千里,在礁石间仍能穿梭行驶;顺风可日达400海里,逆风也能航行,为远征者的成功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三)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国家注重发展经济,强调重商主义。而此时日益兴起的中产阶级又急于扩大贸易,于是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民族国家便不遗余力地资助船主水手,以期寻找出一条通向远东的“全水之路”。 在西欧诸国中,葡萄牙走在了最前列。由于“大航海家”亨利王子对远征者的竭力支持,在与威尼斯竞争中失败的热那亚水手便纷纷投奔葡王。1488年葡萄牙人巴萨拉缪·迪亚士(Bartholomew Diaz)率众多海员从葡萄牙南下到达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好望角。10年后,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商港卡利卡特,并带回了价值数倍于航费的东方珍宝。这两例成功的航行极大地鼓舞了西欧各国君主和那些早已跃跃欲试的航海家和水手们。 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意大利文:Cristoforo Colombo;西班牙文:Cristóba Colón)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热那亚一个贫困的毛纺工人家庭。 由于热那亚是水手、海员和地图绘制者云集的大海港,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的哥伦布从小就迷恋上大海。14岁时,他便开始在地中海航行并先后到达过希腊、葡萄牙和冰岛。1477年船只在葡萄牙失事后,哥伦布只身定居里斯本--当时欧洲探查者的中心。在那里他和一位船长的女儿结了婚。从岳父的地图和航海图中,学到了有关地球和航海的常识;从当时广为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了解到了东方的富饶和美丽。 在定居里斯本的7年时间里,哥伦布几次向葡王约翰二世递交自己的航海计划。但葡王似乎只对已经付诸实施的东线计划(即绕过非洲抵达印度)感兴趣,他认为哥伦布关于向西航行至印度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实践中并不可行。因此哥伦布的自荐终未能奏效。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