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太保守,太相信人和决定论 改朝换代,除了需要天、地、人多轨并行之外,还需要恒产到无产的层层深入。所以曹、刘后来又遭到了更低贱的诸葛兄弟和司马家族的二次革命。其中司马氏身份最低,且将天、人作了同姓合并,最终胜出。(山野闲人司马徽谋人和,养马倌司马懿占天时。) 曹操沾染了军人的尚武好斗以及阉党的反复无常 第三、他们的庸常性格。曹操沾染了军人的尚武好斗以及阉党的反复无常;刘备则传承了手艺人的小资情调和汉室宗亲的自私自利。职业、环境和血缘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发展空间。 四、《三国演义》与《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之悲喜双璧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政治集团、高级谋士之间存在或正或反的接力关系,实际上《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也是姊妹篇。 表面看,它们一文一武,一缓一急,一阴一阳,毫不相干,其实内在的文学结构和哲学理念十分接近。譬如都坚持无神论,都运用了辩证法和逻辑律;譬如在人物关系上,黛玉、宝钗、湘云、香菱近似于刘备、曹操、孙权、诸葛司马。而裙钗心仪的贾宝玉则相当于英雄们谋求的“天下”(参考汪宏华其它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关羽刮骨疗毒 两部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红楼梦》是一场关于“普通人”(贾宝玉)从冥顽走向自觉的大喜剧;《三国演义》是一场关于天下与英雄从创新堕入蒙昧的大悲剧。 《红楼梦》《三国演义》开篇形式喜人,出现了异姓寡头雏形——刘关张,以及号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政治神童——曹操。 然而,这一切都是美丽的“乌托邦”,他们的真实动机和行为后果都是让封建等级、家天下等制度变得更加固若金汤。所有“三国”英雄无一例外。那么,就让这些封建家奴“都付笑谈中”吧,罗贯中遥望南天,掷笔三叹,似乎在等待曹雪芹横空出世!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