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萨克斯坦苏维埃政权的建立(2)
牧区苏维埃政权在建立的过程中遇到了封建分子的激烈反对,封建分子试图竭力夺取地方政权,但遭到了劳动人民群众的坚决反对。1918年3月3日,布克斡耳朵工人士兵哈萨克代表苏维埃号召牧区的劳动人民“把资产者从乡名单中清除出去。”与此同时,维尔内县苏维埃决定进行乡苏维埃复选,将钻进苏维埃中的封建反动分子清除出去。 牧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扩大了哈萨克斯坦革命胜利的成果,对巩固整个哈萨克斯坦的苏维埃政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哈萨克斯坦各族人民历史命运的转折点,它不仅是同反革命势力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与以列宁为首的各级布尔什维克党组织针对萨克斯坦的实际实施正确的政策措施的努力密切相关的。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就颁布了“土地法令”,明确宣布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接着列宁在“告俄罗斯公民书”、“致工人、士兵、农民书”和“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布”等一系列文件中重申了这一原则。[23]列宁制定的土地原则为哈萨克斯坦苏维埃政权处理土地问题指明了方向。1918年3月7日,阿克秋宾斯克县苏维埃代表大会专门就土地问题作了决议,决议明确指出:“根据1917年11月8日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的决议,所有土地归各族人民所有。”[24]决议还针对土地登记方面的具体问题制定了若干规定,如“禁止对人的劳动的剥削,允许以集体公共的方式劳作,要使每一个赤农都有0.5-1.5俄亩的土地以耕种粮食,要不分性别、年龄提供劳动工具”等。[25]1918年3月11日,阿吾勒--阿金斯克县土地水利委员会还就公平分配土地作出决议,决议要求在分配土地和生产工具时要兼顾到男女双方的利益,要坚持男女平等。[26]无疑,这对解放农村广大妇女的生产力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地方苏维埃非常注意处理好土地问题上的民族关系。1918年4月1日,图尔盖州苏维埃代表大会专门就土地占有问题中的俄、哈关系通过了一项决议。决议分析指出:“受沙皇压迫的吉尔吉斯(哈萨克)人民总是不安地看待俄罗斯移民定居哈萨克草原。当专制制度废除以后,哈萨克人民认识到,移民同样也是受压迫的地主制度的牺牲品。”[27]接着决议明确宣布:“只有在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动工作的人(不分民族)才应拥有土地……我们州内的全体劳动人民都具有平等的、充分的、不可剥夺的拥有土地的权利。……从现在起,所有在图尔盖州内的土地都应在哈萨克和俄罗斯劳动人民中间按份额、以自由拥有土地为基础进行公平的分配。”[28]哈萨克斯坦地方苏维埃政权实行的土地政策充分体现了列宁的原则,是列宁土地革命思想在哈萨克斯坦的具体化,反映了哈萨克斯坦人民对土地的愿望。它对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也赢得了哈萨克斯坦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库斯塔那县农民和哈萨克苏维埃在一项决议中就明确指出:“只有这样的政权才能实现人民的要求,即要无偿地将土地转交给劳动人民,实现对生产的管理和公正的和平。”[29] 为了消灭土地私有制,哈萨克斯坦地方苏维埃政权积极支持鼓励发展集体经济。[30]哈萨克斯坦最早的集体经济是以公社的形式出现的,它是由工人和贫农发起组织的。地方苏维埃给集体公社分配了最好的土地,并从种子、农具、运力等方面扶持公社。1918年春,在塞米巴拉丁斯克州,出现了第一批由彼得格勒工人倡议并受到列宁支持的哈萨克斯坦公社。1918年4月,塞米巴拉丁斯克州苏维埃决定在一些公社中进行土地改革,公社社员得到了土地,随即就积极投身到了生产之中。[31]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白匪的入侵,公社没能坚持下去,但它所进行的探索却是很有意义的。 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哈萨克斯坦苏维埃政权存亡与否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不久,即1917年11月15日,列宁和斯大林就以俄罗斯共和国的名义宣布了苏维埃的民族问题纲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言确认了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平等与自主权和俄罗斯各族人民自由自决乃至分立并组织自由国家的权力,废除任何民族和民族宗教的一切特权和限制,保证居住在俄罗斯领土上的各少数民族和民族集团自由发展。[32]1917年12月3日,俄罗斯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又通过了由列宁、斯大林起草的《告俄罗斯和东方全体穆斯林劳动人民书》,它明确宣布,穆斯林人民的信仰、风俗、民族和文化制度,今后是自由和不可侵犯的。[33]上述文件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民族政策与沙皇的民族压迫政策是根本对立的,它对吸引哈萨克斯坦各族人民投身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哈萨克斯坦苏维埃政权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1918年3月21-4月3日,在奥伦堡召开了图尔盖州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结束时专门通过了关于俄罗斯和哈萨克在占有土地问题上的相互关系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州内的全体劳动人民都具有平等的、充分的、不可剥夺的拥有土地的权力。”[34]这一决议表明,图尔盖州苏维埃政权有着实现民族平等的坚强决心和真诚愿望。1918年4月,为了加强民族工作,图尔盖州苏维埃政权在执委会下专门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35]图尔盖州执委会主席让格尔金在谈及设立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原由时指出:“不论是旧的沙皇政府,还是垮台的临时政府,都没有去关注,也没有安排专门的资金促使哈萨克人民获得文化财富和参加国家建设,没有保障其精神、物质力量的发展,最重要的在于,丝毫没有去改善哈萨克人民的社会地位,他们至今仍过着半宗法、半封建的生活。但在图尔盖州,因为大多数是哈萨克人,显然需要采取最紧急的措施去完成摆在全州人民面前的共和国的历史责任。”[36]让格尔金的讲话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苏维埃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目的和奋斗方向,它的建立正好与沙皇、临时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图尔盖州苏维埃政权贯彻列宁民族政策的产物。 1918年,谢米列契州苏维埃政权为了搞好俄罗斯和其他民族的关系专门设立了调解俄罗斯与当地民族关系委员会。1918年4月11日,谢米列契苏维埃政权下设的这一委员会决定撤销不代表哈萨克劳动人民利益的州哈萨克族阿拉什委员会,[37]表明它是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地方民族主义的。 十月革命胜利时的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以哈萨克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哈萨克斯坦地方苏维埃政权深深懂得,要使苏维埃政权真正扎下根来,必须吸引大量的能切实代表哈萨克人民利益的哈萨克人参加到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之中。1918年4月2日,塞米巴拉丁斯克苏维埃执委会专门召开了为哈萨克牧区开设培养苏维埃工作人员训练班的会议。会后下达的通告信指出:“组织训练班的原因是,现在向哈萨克牧区派遣宣传员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哈萨克人正在冬牧场过冬,集中起来开会是不可能的,加之对陌生的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宣传员可能还缺乏信任,所以,要为牧区代表组织训练班,他们作为当地公民,无疑比较能赢得信任,劳动人民会认可他们,支持他们的。训练班的主要目的是:正确统一地、迅速地在地方上建立起苏维埃政权。”[38]通告信规定,参加训练班的代表必须来自哈萨克族劳动群众。这一举措表明,只有那些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哈萨克人才有资格参加到苏维埃政权机构中。[39]显然,这为苏维埃政权的民族性和革命性都提供了切实保障。 苏维埃政权是一个与以往任何一个政权都完全不同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它的建立过程同时就是旧的制度被新的制度代替的过程。哈萨克斯坦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对沙皇和临时政府设立的机构、制度给予了坚决彻底的清除,实行了企业、银行等国有化的政策。1917年11月22日,彼德罗夫斯克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在关于将政权移交苏维埃的决议中明确要求实现银行国有化,没收战争利润,管制生产和分配,立即实施土地法令。[40]1918年4月8日,塞米巴拉丁斯克州司法局向全州人民宣布,临时政府的法庭已经撤销,苏维埃人民法庭已经设立。[41]1918年4月21日,图尔盖州执委会主席让格尔金在向州苏维埃代表大会致开幕词时指出:“苏维埃政权的威力在于它实行符合人民需求的现实的政策上。在短时期内,这个政权已做了大量工作。它使教会和国家分离,给劳动人民--农民分配了土地,撤销了旧式法庭,签署了和平,实现了军队复员。”[42] 哈萨克斯坦地方苏维埃政权在废除旧制度、旧秩序的同时创建了新型的苏维埃武装力量以保卫革命胜利的成果和苏维埃政权。1918年5月17日,塞米巴拉丁斯克通告说,该地已建立了红军,第一连已建立,专门的机枪队、步兵连、骑兵侦察连、骑兵部队、爆破队等正在组建中。[43]随后,叶尔肯特、阿克秋宾斯克、维尔内等地也建立了红军武装。哈萨克斯坦人民热情高涨地参加红军,阿克秋宾斯克军事委员写道:“自愿参加红军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最短的时间内,已征集到了足够的数量。”[44]1918年召开的图尔盖州苏维埃代表大会专门讨论了创立红军的问题,批准了建立红军的命令。[45] 哈萨克斯坦地方苏维埃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展新型的苏维埃文化和教育事业。哈萨克斯坦苏维埃政权一建立就实行了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档案馆、古迹等的国有化,苏维埃政权关闭了资产阶级的报纸,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新闻机构,出版了“塞米巴拉丁斯克苏维埃简报”、“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克苏维埃消息”等报刊,在维尔内出版了“自由曙光”报。同时还出版了哈萨克文的报纸,如在阿克摩林斯克出版了哈萨克文版的“统一报”。[46]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学校从教会中分离出来,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随之人民教育系统开始建立起来,在哈萨克斯坦州、县建立了专门管理人民教育的苏维埃机构,确立并开始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哈萨克斯坦的教育从此迈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 总之,哈萨克斯坦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和苏维埃在哈萨克斯坦实行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心愿,它对当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阿拉木图,1959年。 ②③④见《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阿拉木图,1957年,第39、38、45页。 ⑤《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38页。 ⑥《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35页。 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42页。 ⑧⑨⑩[11]《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56-60页,56-57页,59-60页,38页。 [12]《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47页。 [13][14]《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49、48页。 [15]《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51页。 [16][17][18][19]《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54、39、42页。 [20]《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55页。 [21][22]《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60、81页。 [23]见《苏联民族问题文献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年。 [24][25][26][27][28][29]《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52、52、54、59、60、47页。 [30][3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68、68-71页。 [32]《苏联宪法史(1917-1936年苏维埃政府决议、法令)》,莫斯科,1936年,第31-32页。 [33]《苏联的建立(1917-1924年文件汇编)》,莫斯科,1949,第21-22页。 [34][35][36][37][38][39][40][41][42][43]《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60、74、68、62、38、63、56、77页。 [4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63页。 [45]《哈萨克苏维埃自治共和国的建立(文献资料汇编)》第71页。 [46]《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史》第2卷第62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