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50周年暨罗尔纲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史研究》 檀江林 参加讨论

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人物陈玉成和李秀成的评价也是会议讨论的热点。贾熟村考察了陈玉成与李秀成的关系。他认为,陈玉成嫉恶如仇,英勇善战,李秀成珍惜将材,深受部下拥戴,各有优点。后来,李秀成因为爱将,连他们的错误也予以包庇,以致造成姑息养奸的流弊。陈玉成因勇而骄,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导致孤立无援。双方因为对李昭寿等人的不同态度,发生矛盾,甚至在和州兵戎相见,死亡达数千人。这对太平天国的事业来说,是很不利的。檀江林认为天京事变后,陈玉成被任命为前军主将统领全军,其谋略、大局观较曾国藩、胡林翼等稍逊一筹,年轻、急燥的毛病时有体现,导致过早牺牲,对太平天国损失很大。
    夏春涛着重分析了洪天贵福的启蒙教育与宫廷生活,对一些扑朔迷离的史实进行了考订。他认为,洪天贵福所受的启蒙教育偏颇而又迂阔,导致其心智不能健康发展,而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又使他昧于世事,十分平庸。以幼天王的身份兵败被俘后,洪天贵福奴颜媚骨,表现得毫无气节。这一探索充实了对洪天贵福其人其事的研究,同时有助于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洪秀全的行为和思想。
    三、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原因及影响
    太平天国后期的腐败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谢世诚从吏治角度揭示太平天国的兴衰。他指出,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吏治的腐败是太平天国起义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占领南京后忽视对吏治的整饬,成为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湘军代表人物痛定思痛,大力整饬吏治,并取得成效,从而奠定了战胜太平军的政治基础。曹欣欣对太平天国等级制度的内容、特点、实行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考察,说明“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等级制是太平天国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季云飞从军事决策角度,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前期军事决策失误是定都天京,这使其从攻势战略转入守势战略,让清军有喘息并赢得调整军队对付天京的时机;分兵北伐,造成政权处于四面出击的被动局面。后期的决策失误如李秀成置保卫天京战略任务不顾,攻打上海,加剧了天京政权的危机,也加速了中外反动军事力量的联合;洪秀全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困守天京,导致政权覆灭。太平天国缺乏第一流的军事战略家,缺乏具有高瞻远瞩统筹战争全局的军事智囊团,实是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池子华指出,北伐军在严酷的流动作战中采用粗暴的“裹胁”手段补充兵员。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但给北伐军带来的危害是始料未及的,是北伐太平军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强提出,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江浙绅士纷纷逃往上海,在上海太平军与洋枪队交战时,大批绅士投奔租界,上海的崛起与此密切关联,其代价是传统的繁华之地工商业中心苏州与杭州的相对衰落。针对近人提出太平天国期间全国共损失1亿人口的说法,姜涛指出,1851年官方统计人口数据是43000万人,由于未经核实,实际上是高估的。北方由于连年灾害,也损失几千万人。实际上在南方损失的人口中,死于清军之手者远过于太平军,应对人口数做具体分析,不要以讹传讹。
    此外,与会学者们还围绕进一步深化太平天国史研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