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随着新税率的实施日期--9月1日步步逼近,矢田感到再按原先之程序,即在与中方交涉前,先由领事团将计划报请北京公使团同意,然后按其指令实施的做法,已跟不上迅速变化的形势。为此,他于8月1 5日英法美日四国总领事会议上提出:总领事应可在其职权内与国民政府举行非正式会谈,而不必每次都征求公使团同意。对此,三国总领事均表同感,遂委托英领拟电呈告各国公使。会议还要美领提出与郭泰祺见面,然后四国总领事一起前往弄清南京政府之态度。(注:《矢田致田中电》,8月16日,《文书》昭Ⅰ-1-1,第876页。)次日,矢田又据英领所拟电文,向日本政府要求“马上授予本官等人与支那官宪开始非正式商议之权限”。(注:《8月16日抵达的矢田致田中电》,《文书》昭Ⅰ-1-1,第877页。)四国领事会后,驻沪总领事馆参事清水又在拜访郭泰祺时得知:只要形式上仍保持权力,国民政府就决心从9月1日起实行自主权。这一点即使各国在非正式会议上交涉也不会变更,仅在税率上尚有商量余地。堀义贵获此消息,即于8月19日再次致电田中指出:“鉴于美国不赞成召开上述会议,现应在美国领事能参加的程度上作共同抗议。如支那不作反省,就应严重提出实行领事馆托付案,……直到支那方面反省。”(注:《堀致田中电》,8月19日下午,《文书》昭Ⅰ-1-1,第877页。) 南京政府坚持按期实现关税自主的态度,使列强逐渐倾向于实施领事馆托付。8月20日上午,英法美日四国总领事再次开会。法领首先提出他已接该国公使训电:“即使是非正式的,也不同意参加与中方之会谈。”由于美领此前已表示不参加,故仍主张会谈的只剩日、英两国。矢田见会议可能陷入僵局,遂提出:“我们如不作出某种表示,则其无疑会从9月1日实行关税自主。”届时再要令之延期将比今日更难。“到万不得已时,本人哪怕单独地也要与中方交涉,并努力使其展期。”这时,法领馆转来了法使可与中方进行会谈的新电令。于是英领马上提出:只要日英法三国能保持一致就应与中方会谈,各位现在就应向本国公使电询会谈方针。矢田则表示:“请示北京会延误时间,因所剩时间无多,最好今日就办。”当英领提出“方针是将华府附加税与正税一起托付”而法美领事均予附议时,矢田又表示“不能将华府附加税视为正税”,“明天下午与郭交涉员会见时,我将以个人意见提出保持中国体面之方案,努力使实施延期。如有结果将即告知各位。”(注:《矢田致田中电》,8月20日下午,《文书》昭Ⅰ-1-1,第878-879页。)可以说,这时的日本已经主动担当起了“斡旋”或“领导”角色。 南京政府显然对宣布实施新税率可能造成的局面估计不足。它原以为列强仍会保持默认,或象以往一样作些纸上或口头抗议。因此,面对可能出现的连现有正税也无法征收、甚至与列强直接冲突的局势,其决心也开始动摇。而蒋介石突然宣布下野,月底又携张群等登船赴日,更使南京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20日下午,刚被任命为外交部次长、特命江苏交涉员的郭泰祺如约拜访已应允在领事团和中方间斡旋的矢田。在矢田介绍了列强之强硬态度后,郭即要矢田献策以救僵局。此时矢田假装为难地说:“如让东京知道就会受斥责,但若我是南京政府一员,就会先发以下声明:一、不改变从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之方针;二、因需对关税问题慎重研究,故应任命专家委员;三、在研究结果出来前,仍按现行税率征税。”(注:《矢田致田中电》(机密),8月21日,《文书》昭Ⅰ-1-1,第879页。)实际上,这三条意见是矢田早就想好并事先得到法国总领事赞同的。郭闻计旋告辞去与伍朝枢商量,并于当晚再次求见矢田。矢田先以正在举行宴会推辞,直至郭表示急须马上见面才予答应。见面后郭即提出:伍部长认为阁下的建议“可在保持南京政府脸面之同时,将与列国之纠纷防止于未然,诚为可行”。关于关税自主问题,也想由伍本人用公文明示:南京政府将把关税自主方针作为“原则”加以确认。望日方能予接受。矢田则提出:“我国原则上是承认关税自主的,相信列国也不会反对。但如在上述公文中插入其他辞句,欲使我等落入陷阱的话,就会把事情搞坏。”郭泰祺保证说:“决无此事。因已决定伍部长立刻出发去与武汉派会谈,故我才不顾夜深冒然来访。”至此,矢田又警告说:“本件宜尽早解决。24日主要国家之总领事将联袂拜访阁下。各国多半会联合声明9月1日起应取之对策。届时,贵方将再难找到维持体面的妙计了。”(注:《矢田致田中电》(机密),8月21日,《文书》昭Ⅰ-1-1,第880页。) 次日晨,矢田便将会谈结果电告了东京和北京公使馆,表示他将在同法领会商后,要求于22日再开四国总领事会议介绍会谈经过。但堀义贵此时仍反对向南京明示承认关税自主的态度。8月21日,他再次致电田中表示:“仍不相信坚持日本对华府附加税之历来主张,会对列强达成协调有‘重要’影响”,反而更便于利用中国内部的矛盾,所以“至少应在芳泽对满蒙交涉之相关问题作出权衡前,令矢田暂缓明示我方之态度。”(注:《堀致田中电》,8月21日,《文书》昭Ⅰ-1-1,第880-881页。) 在上海,矢田仍按原计划于22日上午的四国总领事会上介绍了与郭交涉的情况。英领接着指责法国态度软弱。法领则反讥英国追随法国将吨税托付给领事馆。英领辩称其实行托付决心很大,不象法国温情脉脉。这时,矢田阻断了两人的争吵,要求尽快明确如何对郭作答。英领提出四国应取之对策惟有对抗手段,但又以未获指令而不作明示。结果,会议决定全权委托矢田与郭泰祺再作交涉。当天下午,矢田再次约见郭,软硬兼施终使郭同意按以下程序妥协:(一)国民政府不改变关税自主方针,但应推迟从9月1日起实施新税率,并就展期问题发表公告。(二)国民政府应将上述公文经各国领事转送北京,并表明希望得到后者答复。(三)各国领事应表示已接到上述公文并应允转送北京。在确定这三条时,郭泰祺一再要求能保证得到各国公使答复,但均被矢田以这不是领事职权范围为理由拒绝。最后,双方以领事承诺向公使转达实现了妥协。此后,矢田又逐一向法英美三国总领事告知会谈结果并获一致赞同。鉴于英领上午之态度,矢田原本担心会遭其反对,但“英国总领事竟非常高兴,甚至开玩笑说:英国商人应该在外滩为阁下树一座铜像”。当晚,矢田又把各国总领事均已同意的情况向郭作了通报。(注:《矢田致田中电》,8月23日,《文书》昭Ⅰ-1-1,第881-88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