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一部研究美国百年排华史的力作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李其荣/王娟 参加讨论

美国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上,华人曾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做出过卓越贡献。在现代,华人的智慧与才干也在美国的各方面独领风骚。但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在美国历史上却受尽歧视,饱受磨难;在今天,反华浪潮仍然一波接一波地涌现。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中国又成了西方社会的首要攻击目标,新一轮妖魔化中国运动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兴起。这一切使得排华史的研究有了深入的必要。199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庆松著的《美国百年排华内幕》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一部力作。
    
    华人大规模前往美国是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以后。对华工所受磨难,中国人写过不少作品予以记录,如梁启超曾调查华人在加拿大、美国的情况,并写出《海外殖民调查报告书》(注: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另外还有一些文学作品描写华工受歧视和虐待的情形。但从历史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加以客观研究的却不多见。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丁则民出版了《美国排华史》(注:丁则民:《美国排华史》,中华书局出版社,1952年版。),张人羽出版了《美帝排华史》(注:张人羽:《美帝排华史》,文化供应社,1951年版。)。这两本书对于美国排华史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资料所限,内容不够丰富。以后没有再出现专门论述美国排华问题的专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只是散见于沈已尧的《海外排华百年史》、陈依范的《美国华人史》及杨国标等人合著的《美国华侨史》(注:陈依范:《美国华人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杨国标等:《美国华侨史》,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的部分章节。
    早期的著述,由于受历史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烙印。再往后,由于资料的不断收集,研究的深入,成果不断累积。排华的起源、排华政策的实施、排华政策影响下的华人社会状况,以及华侨商人与华侨团体等问题都有成果出现。其中杨国标等人合著的《美国华侨史》对排华起因的研究尤为细致,书中提出排华起因主要为:天命与种族歧视;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经济危机的替罪羊以及没有强大的祖国保护。时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一般还没有脱出这个框架。同时,书中对美国反华分子为迫害与驱赶华侨而编造出来的种种反华谬论,在运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予以有力驳斥。
    尽管美国排华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所有以往出版的论著中都有两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只注重排华政策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政策法令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具体过程情况等多没有论及,而这些问题对全面了解排华的真正动因又很重要;二是作者们都集中论述了排华法案对华人所造成的实际影响,他们在法令下的苦难生活,但对于这个法令政策的直接受害群体对于法令的态度,尤其是他们的斗争情况,有的没有论及,有的虽有涉及,也着墨不多,给人留下华人只是"沉默的羔羊"的印象。这些缺陷都需要后来的研究者予以弥补。张庆松所著的《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一书,恰好弥补了上述缺陷。这本书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排华政策的根源与演变、美国政府在排华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和华人抵抗排华运动而进行的斗争。在论述中相结合的是驳斥美国有关华人的一些史书中流行的不正确的观点。
    
    张博士的这本专著是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全书共分13章,加上余江月桂女士的序及作者的前言与后记一共15个部分。每个章节下的子目都用七字表述出中心内容,所以目录显得整齐明了,而章节的主要内容则被子目勾划得一目了然。书的第一、二、三、四、六各章主要论及排华起源、排华的发展演变情况;第七、十三章讲述美国如何对待中国最早的留美精英、如何对待马尼拉湾海战中的华人参战者;第五、八、十、十一各章论述美国华人针对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所进行的斗争情况;第十二章则集中叙述争取政治平等权利的先驱--黄清福的事迹。与以前出版的有关排华方面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视角新颖。翻开这本书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它不同于以往直接以描写排华法案的实施与华人的苦难为重点的书籍。作者通过挖掘大量第一手资料,生动再现国会中关于排华法案的辩论,同时探讨法案的法理与法源,以反华论者自身的言行暴露他们反华的真实意图。试举一例以说明。
    美国内战后的重建国会要消灭奴隶制度,在进行这方面努力的同时也展开了对华人人权、民权和参政权的辩论。尽管有种族主义分子的干扰,国会在1866年通过的民权法案和1868年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中仍然确立了普遍的土生公民权原则。并且国会在起草条文和通过法案时,充分了解这个法案将会对华人产生的影响,并以无可质疑的态度申明,美国出生的华裔生而具有美国公民的身份。据此,作者指出,美国行政当局没有任何理由声称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没有包括华人。而法令的实际执行效果又如何呢?在拒绝给华人入籍归化权利的同时,对土生华人也百般刁难。政府的行政部门阳奉阴违,对土生华人不给公民权,对返美土生华人百般阻挠,不准入境,迫使土生华人采用其它的"非法手段"进入美国。由此就可以说明,政府的行为是违宪的,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以此种角度来写美国排华史,在以前从未有过,张博士的这本书可说是开了先例。
    2.该书运用了综合研究方法,即从法学的角度,探讨排华法案的法理和法源;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美国政府对排华法案的理解和执行;从社会学角度,看排华法案对华人移民生活的影响。吸收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美国百年排华内幕。
    以往的有关排华史的书,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研究排华法案对华人造成的危害及影响,或直接论及法案的实施过程,运用综合方法研究并著述成书,这是第一本。通过对法理与法源的探讨,了解它们的意义,将此与后再通过制定的法案及政府的实施执行与理解相对照,就可以清晰地理出排华分子所谓的法律依据,及那些法律的荒谬性、残酷性及违宪的实质。美国的移民部门故意曲解或从严理解排华法案,移民官员们披着合法外衣,干着违法勾当。清朝驻美公使伍廷芳曾指责这些官员"如果不是充满敌意,至少也是普遍的不友好"(注:见"伍廷芳致海约翰,1900年12月26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第57届国会第1次会议,议院文件,1901年》,第64页,文件第200号;见《议院文件,1901年》,第59页,文件第199号。转引自颜清湟著,粟明鲜、 贺跃夫译:《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中国友谊出版社,1990年,第317页。), 他们组成"……美国财政部的下属机构,用以歪曲美中之间的庄严的条约规定的语词和破坏条约的明确意图。"(注:见"伍廷芳致海约翰,1900年12月26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第57届国会第1次会议, 议院文件,1901年》,第64页,文件第200号;见《议院文件,1901年》, 第59页,文件第199号。转引自颜清湟著,粟明鲜、 贺跃夫译:《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中国友谊出版社,1990年,第317页。)
    3.该书是一部鲜明的华人斗争史。国外学者论及排华多指责华人的一些陋习,如赌博、嫖娼、械斗、吸食鸦片、对地方政治漠不关心等是起因。这里有客观事实,也掺杂了种族偏见成分。虽然有些华裔学者对此不满,但他们的论述除华人遭受的苦难外,也只多涉及华人自身弊病对其本身造成的影响。国内学者的著述则主要集中在华人在排华政策影响下所遭受的苦难,对华人自身的缺陷部分则很少论及。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共同缺少的一点则是对华人斗争方面的研究。在美国学者中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华人在排华运动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是一群活靶子。而在国内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也给人这种印象。其实,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能想象遭受重重压迫的华人,在残酷的迫害面前会只是保持沉默而不置一词。既如此,又如何解释华人在紧迫排华的年代里依然存活,并逐渐站稳脚跟呢?针对这种状况,作者在前言中就指出:"本书要提供一个平衡的观点。所以这不仅是一部排华史,也是一部华人斗争史"(张著第13页)。经作者广泛收集资料,许多前所未见的华人斗争史料,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作者推翻了华人被动挨打的结论,提供了华人在困境中对不合理的际遇进行不屈不挠反抗斗争的生动画卷。
    早期的中国移民多集中在加利福尼亚,由于带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受的迫害,使得华人社区逐渐趋于隔离和孤立。同时美国的法律拒绝华人的归化与入籍,使华人有了一种侨民意识,这些成了美国排华的借口:华人不能被同化。对此华人进行申辩说,不是华人没有兴趣,而是没有机会。在反华情绪高涨的时候,由于反华分子的暴行,华人被迫退回中国城。面对乱党的暴力进攻,华人一方面向美国政府求助;另一方面,在六大会馆领导下,实行集体防卫体系。由六大会馆联合而成的中华会馆还雇有专职律师,负责帮华人会员打官司。同时也积极从美国朋友那里寻求帮助。对反华分子的诽谤与诬蔑,华人也进行有力反击。他们出版自己的报纸,并筹钱支持华人的朋友,来编写反映华人生活真实情况的书刊。华人也抓住一切机会与主流社会沟通,特别是美国国会。而华人的这些努力都没有改变排华运动的方向。有些华人转而向清政府寻求支援,然而弱国无外交,清政府的驻美使节们的努力往往都没有多大的效果。华人从自身遭遇出发,认识到了祖国强大对提高自身地位的必要性,而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认识,促使华侨积极支持国内的改革与革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及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曾得到海外华侨的热情支持(详见张著第五章:华人如何求生存)。
    张著的一个贡献在于,在深挖材料的基础上,恢复了黄清福作为美国华人史上一位民权运动领袖和参政运动的先驱的重要地位。
    容闳被称作是"留美第一人",已有的论著中提到晚清留学生,重点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在论述美国华人情况较详尽的《美国华侨史》一书中,对容闳之外的中国早期的留学生状态所及甚少,根本就没有提到黄清福。陈依范与沈已尧的论著也是如此。1998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丁晓禾主编的《中国百年留学全记录》一书(注:丁晓禾主编:《中国百年留学全记录》,第一卷,珠海出版社,1998年。),对中国百年留学的学生有较全面的介绍,并上溯到18世纪早期在欧洲成立的"中华书院",但对于黄清福这位留学生却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根据作者所收集的材料,黄清福走的是一条与容闳不同的人生道路。黄清福1868年来美,学成回国后又逃亡回美。容闳学成回国积极筹办幼童赴美留学事宜,希望教育兴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也为后代的史家所推崇。而黄清福作为美国华人中极少数受过正规美国学校教育的人之一,担负起同美国主流社会沟通、为美国华人改善处境、争取权益的艰巨重任。由于他的活动空间主要在国外,国内对他所知甚少,这可能是他长期受忽略的原因。作者称黄清福是"19世纪美国华人最活跃和最有贡献的社区领袖,一位优秀的民权法家,而且是美国华人参政运动的先驱"(张著第256页)。根据作者收集的史料,黄清福在1884 年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华人选民参政团体,后领导华人民权运动并做出多年努力。1892年创立美国华人第一个民权团体--华人平等权利联盟。黄清福的事迹驳斥了19世纪排华的理论根据及长期在美国学术界流行的一种观点:华人不愿意把美国作为自己的国土,不能同主流社会沟通和融合,因此不能成为美国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必须被排除,从而说明,华人同主流社会的分隔,是排华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它的起因。
    美国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标志美国政府正式实行排斥华人移民入境的政策。面对关上大门的美国,华人开始寻求以其它方式进入。于是在作者笔下就出现了一群与美国政府、移民管理部门斗智斗勇的华人形象。华人开始以土生的身份寻求进入,在西海岸受阻后转向北方美加边境辗转进入,并采取偷渡方式。在北方又受阻碍时又转向南方,偷渡美墨边境,令移民局防不胜防。1912年土生华人偷渡边境的活动基本中止以后,又以"纸生仔"的身份大量进入美国。
    由于华人的斗争与智慧,美国政府要把华人从美国国土上彻底清除出去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在严厉执行排华的六十多年里,仍有大批华人进入美国,并成为公民。这些华人与原先到来的华人一起在美国扎下根,运用自己艰辛的劳动与智慧,渡过排华期,为华人社会后来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华人的生存史本身就是一部斗争史。
    4.资料丰富。由于作者是在美国做的研究,因而他就可以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供参考。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美国政府文件,包括联邦法庭的一些重要华人案件的原始记录、政府各部门的各种内部报告、国会辩论的记录、移民局的原始排华档案、报纸文章和中文资料等"(张著第14页)。作者引用的资料例如《纽约太阳报》、《旧金山记事报》、《纽约时报》、《加州论坛报》,美国国家档案馆、移民局排华档案,美国国家档案馆微缩胶卷资料,纽约、加州最高法院报告及加州法典等等。这些权威性的资料说明,作者并没有出于民族义愤而故意夸大其词或对美国政府恶意诽谤。
    如前所述,史料的发掘,澄清了历史真相,一些未见的史料的问世则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图景。上文所及,黄清福的发掘,塑造了一位华人马丁·路德·金的形象。另外,作者还根据前人提供的线索,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确切证据,证明了在美国内战中的华人士兵除吴恒毅、达德尔、亚梅等人外,还有一位Charles Pierce,作者称他为毕尔思,并且他还是参战华人中参军时间最长--2年零10 个月--和贡献最大的一个。毕尔思参加的是联邦军队的第十四步兵团,这个兵团参加过许多次重大的战役,为美国南北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毕尔思也参加了40多场战斗,其中有几次是著名战役,因此得到提升,并亲身经历了联邦军队的最后胜利。内战中参战的华人英勇作战,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对公民责任与义务的体认,也有力驳斥了华人不会为美国打仗,华人对美国没有作出贡献的谬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