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国与“四国公约”(1933.3—1933.7)(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 梁占军 参加讨论


    综观英国在四国公约谈判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出,英国自始至终地积极支持四国公约,其目的是要利用该公约来促进法、德关系的改善,从而为打破裁军僵局开路。这与洛迦诺公约签订以来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大力倡导仲裁与裁军是一脉相承的。
    事实上,1932年裁军大会开幕后,为缓和法德矛盾、推进裁军进程,英国自始至终都在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对此,英国外交大臣曾坦率地承认:“英国在裁军大会上的角色是尽其所能推进切实的裁军,并且作为法、德双方的忠实朋友行事,以便期望促进法德之间的和解。”[2](pp.514~515) 这一外交思路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仍没有大的改变。如“麦克唐纳计划”本身就是英国以仲裁者的身份提出的一个“既不会要求法国过多也不会迫使德国离开日内瓦”的折中方案。同样,英国推进四国公约,其外交手段也依然是在法德之间充当仲裁人,只不过此番是联合意大利一起行动。英国外交部官员萨金特曾明确地指出过这一点,他在其3月23日拟订的备忘录中开篇就写道:“在目前形势下,法、德间的直接关系是不可能和解的,但是通过英、意的调停来弥补这种直接合作的缺乏,应该是可能的,只要这两个调停者对彼此以及另外两国充满信心。”[2](p.100) 为此,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曾在英国提出修订文本的同时亲自致信墨索里尼,敦促后者与英国合作推进四国公约。他在信中写道:“拟订一份四国谅解与合作协定的主意是如此的好,以至于为了它的成功而做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都是值得的。……我相信这是欧洲走向和解的第一步。”[2](pp.123~124) 由此可见,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后英国的对德政策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到了1933年11月下旬,即德国已然退出裁军大会一月有余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还在劝说法国单独与德国进行谈判,这表明英国依然对与德国达成和解进而实现普遍裁军抱有幻想。
    因此,四国公约的失败,与其说是西欧四大国合作的失败,不如说是英意调和法德矛盾的失败。事实上,四国公约的谈判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在纳粹德国崛起初期的政策走向,而且暴露了英法对外政策的分歧。英国把四国公约视为缓和法德矛盾,打开裁军僵局的钥匙,因而极力加以促成;而法国却担心四国公约成为德国修正和约的工具,处处加以限制。公约签字后,英国适时批准,而法国则弃之一旁。在德国退出裁军大会后,英法的分歧非但没有弥合,反而进一步加大:法国主张在德国缺席的情况下继续裁军大会,以此孤立德国,迫其屈服。英国则认为没有德国参与的裁军公约毫无用处,建议暂时休会,以便寻求私下做出让步使德国重返裁军大会。双方各持己见,以至于在11月9日的裁军大会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不欢而散。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廉·菲利普斯在11月19日致美国裁军大会代表的文件中不无担忧地写道:“英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观点的明显分歧令我们非常吃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给裁军大会带来的即时后果,更是因为它可能对于欧洲产生的政治影响。”[8](p.310) 事实上,在其后的几个月里,英法始终没能在如何应对德国退出裁军大会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裁军大会最终于1934年6月11日宣告失败。
    四国公约虽然未能生效,但是作为纳粹德国崛起初期欧洲大国外交互动的一个缩影,其缔结和失败对于揭示当时缔约各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的走向有着深刻的意义。英国借助四国公约来推动裁军大会的努力由于法德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修正和约的主张就此没了市场。相反,四国公约的失败加深了英、意与法国的分歧,使得英意两国在修正和约问题上更加倾向于对德国让步。到1938年英、法、德、意签署慕尼黑协定时,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由英国极力促成的、变相的“四国公约”。从对德和解的角度看,1933年的四国公约堪称是五年后慕尼黑协定的一次失败的预演。二者的成败之由,不过是在于英、德、意的主张一贯,而法国的立场迥异罢了。
    注释:
    ① 西方学者有关“四国公约”的专著极少,目前只有美国学者康拉德·H·雅劳施1965年出版的《1933年四国公约》(Konrad H.Jarausch.The Four Power Pact.Masison,1965)一书可供参考,但由于该书问世时法国相关的外交文件尚未公开,所以其论述尚有局限。此外,国内迄今没有相关专题的著述。
    ② 世界裁军大会于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12月休会,1933年2月复会。
    ③ 1933年3月14日,意大利驻德大使向德国外长牛赖特递交了四国公约的草案文本。次日,牛赖特答复说德国政府欢迎意大利的建议并称赞公约草案是“天才的创意”。
    ④ 4月26日,英国驻德大使向国内报告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议会政权已经为暴力政权所取代”。德国国内主张修正和约的民族主义正在受到政府的鼓动而演变为军国主义。他断言:“德国的目标是重整军备而非裁军。”该文件由首相亲阅后在内阁散发。
    ⑤ 小协约国在6月1日声明认可法国5月19日的修正文本。但是5月30日达成的公约文本是以5月20日法国大使与英意德代表协商修改后的法国文本为基础的,并非5月19日的原始文本。虽变动不大,但是没有征求过小协约国的意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