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著被改得面目全非时,谁还认得它? 吐槽如何助力收视 随着新媒体播出平台强势崛起,网络小说改编、偶像演员主演、瞄向低龄受众的“IP(知识产权)剧”空前火爆,在暑期档成为荧屏主力军。IP剧的先天优势是拥有原著的大批铁杆粉丝,但同样,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吐槽助力热播而非口碑。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网络剧《盗墓笔记》刚播出一集,已经被批评得一无是处;湖南卫视每周钻石剧场播出的仙侠剧《花千骨》虽然邀请了原作者共同编剧,也还是没能让粉丝满意,为了方便演员表演,男主角的气质由高冷变为暖男;江苏卫视播出的《两生花》因古装剧播出限额干脆将故事穿越回现代,“只保留原著主人公姓名”的改编方式引起了原著迷的吐槽。面对拥有众多原著粉的改编剧,改不改,如何改,是个问题。 《两生花》是由唐七公子的网络小说《岁月是朵两生花》改编而成,但是当原著迷们满怀期待打开电视机的时候,却发现它与原著几乎完全不同。“我喜欢唐七公子很多年了,但是看到这部剧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最尴尬的是,当朋友问我剧情会如何发展时,我连一个字都无法剧透。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岁月是朵两生花》的忠实读者表示。由于剧情改动较大,许多看过原著的观众甚至都无法判断故事发展的脉络,这也成为《两生花》的集中吐槽点。此外,在小说《岁月是朵两生花》中,颜朗是秦漠的孩子。“但是,就目前的发展轨迹来看,颜朗是谁的孩子还是未知数。至于最后编剧会把这个孩子安排给谁,我也真是不知道。”有观众表示。不仅如此,电视剧版《两生花》还加入了一个反派角色欧阳腾,去掉了小说中其他小配角。这难免给原著迷们带来“面目全非”的感觉。 面对质疑,《两生花》的编剧季炜铭 电视剧编剧的专业角度,解释了为何在改编时如此“大动干戈”。季炜铭首先强调:“我们不是只保留了原著中的人物名字,还有许多经典桥段都被保留了下来。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基本上继承了原著人物情感的发展,只是根据影视作品的需要增加了更多的情节内容。”在季炜铭看来,小说是个人创作,它受到的干扰比较少,创作空间很大。而影视作品是一个集体创作,是借着镜头、音乐、场景和台词来诠释故事。“小说人们可以脑补,但是电视剧是力求氛 围精准的,会减少很多遐想空间,所以我们只能按照影视本身的一些规律来创作。” 《花千骨》原作同名小说写的是近两年最为流行的仙侠、魔幻题材,在互联网上有着极高的人气,号称拥有千万级别的小说粉丝。不光是国内,这部小说在泰国、越南也有读者群,原著小说甚至在泰国脱销。因此,电视剧才刚播出12集,网络点击量已经突破15亿。而根据数据监测显示,早在开播前,该剧在微博上便十分活跃。在近一个月内,微博关于古装剧的十大话题,九个都与电视剧《花千骨》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