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四季的《中国好声音》已经成为国内热门的综艺节目,正当第五季海选如火如荼进行时,模式方荷兰Talpa公司发声明称已取消授权,并在香港对灿星提起诉讼。 昨天,制作方灿星发表声明,称Talpa公司先违背国际惯例、索要高达每年数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模式费,继而单方面撕毁合同,取消《中国好声音》节目原有授权。灿星方面称,灿星将拒绝勒索,捍卫《中国好声音》自主品牌。第五季《中国好声音》将按计划于2016年7月在浙江卫视播出。 模式方要求灿星停止侵权 《中国好声音》的模式方荷兰Talpa公司日前发表声明,称1月22日已向香港法院提出申请禁制令,禁止星空华文中国传媒有限公司(灿星母公司)制作及播放《中国好声音》第五季节目。Talpa称2016年1月8日已终止与被告一切有关《中国好声音》的合约力,双方并没有就下一季节目续约。  昨天,灿星发声明强势回应,称荷兰Talpa公司先是违背国际惯例、索要高达每年数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模式费,继而单方面撕毁合同,不顾合约中承诺给予灿星的独家续约权,在双方合同有效期内发表声明,宣布取消《中国好声音》节目原有的授权,并拟将《TheVoiceOf…》的节目模式转授给唐德影视。 灿星指模式方挑动价格战 记者向灿星负责人了解情况,据介绍,2012年,灿星制作与浙江卫视从荷兰Talpa公司引进《TheVoiceOf…》节目模式,按照国际惯例,节目的模式费用占节目整体制作费的5%左右,因此当年灿星制作向Talpa支付了节目模式费人民币200多万元。按照惯例,节目模式合同一般有效期是三年,每年续约一次。  2013年,灿星制作与Talpa公司就《TheVoiceOf…》模式进行第一次续约谈判,Talpa公司突然表示,国内有其它卫视及制作公司愿意出一亿元采购《TheVoiceOf…》节目模式,要求灿星制作将模式费涨到每年人民币一亿元。 这一标价已经严重违背模式费占节目制作总成本约5%的国际惯例,比一年前的原价翻了几十倍。经过艰苦的谈判,灿星制作最终以每年6000万元模式费的价格,得以续约成功。2014年及2015年,Talpa继续聘请专人在中国市场活动,试图鼓动其它制作单位抢购《The
VoiceOf…》节目模式,但未获得成功,该模式费也因此两年没有变化,灿星制作由此获得2018年之前《TheVoiceOf…》节目模式的独家续约权。  但2016年,由于另一家中国制作公司唐德影视参与《TheVoiceOf…》节目模式的竞价,Talpa公司不顾灿星制作拥有独家续约权,单方面拒绝与灿星制作进行续约谈判,迅速与唐德影视签订意向书。 灿星负责人表示,他们最终得到的信息是:如果要拿回本来就属于灿星制作的独家续约权,开启续约谈判,必须先承诺每年向Talpa支付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的模式费。 如果此举成真,从2012年的200多万元人民币,到2016年的数亿元人民币,借助中国制作公司的“自相残杀”,荷兰Talpa公司4年内将节目模式费涨了上百倍。模式费几乎是节目总制作成本的几倍,将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从未出现过的“奇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