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楚怀王(?―前296年),芈姓,熊氏,名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为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楚国本来是六国中的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但楚怀王贪婪成性,屡次中秦国相张仪的计谋,得不偿失,本是齐国的坚定盟友,却背齐投秦,把楚国的国力耗尽,终于身死异国。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亦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这是端午节的由来。 人物生平 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继承王位,史称楚怀王。 在公元前323年,打着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国的旗号,派大司马昭阳带兵攻入魏国,不仅在襄陵大破魏国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池,将它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楚国一下子就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 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见楚怀王已压倒齐国,便与韩宣王迅速倒向楚国,表示魏国一直是跟随楚国的,秦国的强迫不能使魏国脱离楚国,劝楚怀王伐秦。楚怀王在压倒齐、魏两个大国后,本来就有意打击日渐强大的秦国,楚怀王任用公孙衍代表自己为总联络人,组织合纵攻秦。公孙衍是魏人,从楚入魏,与魏惠王商议攻秦大计。魏惠王罢免魏相张仪,任命公孙衍为新的魏相,并驱逐张仪回秦。在公孙衍的穿梭下,楚、齐、赵、魏、韩、燕、义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国合纵攻伐秦国的局面。 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七国公推楚怀王为纵长,从东西两个方向攻秦。楚怀王声明大噪,俨然成为魏惠王之后的又一位霸主。 楚怀王十六年,这时的天下形成了齐、楚、秦三大势力,而齐、楚间形成了联盟。说客张仪来到楚国,目的就是分裂齐楚“两座大山”。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楚国于是走向没落。 公元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进攻越国,占领越国位于原吴国故地的国都,杀死越王无疆,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并设江东为郡。越国因此分崩离析,残部逃往越国故地,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负国家责任感的楚怀王严词拒绝。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怀王。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 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亦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楚怀王怎么死的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怀王割地,怀王不肯。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人物评价 楚国开始学习中原礼乐文明,到楚怀王这一代,贵族礼乐文明深入骨髓。楚国凭借践踏礼乐文明而强大,最后也因礼乐文明被历史抛弃。他用自己的生命为礼乐文明殉葬。事实证明,在残酷的战国晚期,任何一点天真和单纯都是无法承受的奢侈。只有铁一般冷酷坚硬的实用主义之花,才能在这个高冷的季节怒放。 执政伊始到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是一幕悲喜剧。楚怀王执政前期(前328—前313年),楚国国家富裕,他本人亦愿图强,因此此阶段是一幕喜剧。然而,自前 312年起,楚国在丹阳、蓝田两次大的战役中败北,楚国由盛转衰,怀王的喜剧瞬间成了悲剧。楚怀王生前的悲剧一直延续到他客死秦国。悲剧的产生和延续,与楚怀王对大势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个人情绪智力不高有关,同时也与楚国本身权力和人才制度的弊端、楚臣们的腐化有关。 “赢得生前身后名”。楚怀王死后,关于他的评价与他本人生前相反,经历了由悲到喜的过程。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史学界和文学界大都对他持否定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依据地下出土资料等对楚怀王进行了重新审视,肯定了他的可取之处。 楚怀王生前身后的悲喜剧,反映了楚怀王本人的复杂性。楚怀王执政之初心愿图强,初衷值得肯定;但楚国的由盛转衰,有他个人方面的原因;他又忠于社稷,表现出高度的晚节,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