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 汉朝时期,孝道是朝廷大力宣传弘扬的东西,也是人才选拔制度中的数条标准之一。古代社会对孝道原本就看得很重,但要真正细论起来,汉朝绝对可算是其中数一数二的朝代。 在中国各个朝代中,汉朝最讲究孝道。原因很多,关键原因是朝廷官员的选拔制度。无论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还是在之后,孝道都是朝廷大力宣扬的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到了东汉时期,更是明确把察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察什么又举什么呢?考察士人的言行,然后向朝廷推荐两个方面的人才。一个是秀才,一个是孝廉。秀才主要是对于儒家的经典有一定造诣者。在东汉中后期,以秀才出仕的人很少。一个是因为风气使然,大家都过于看重孝道。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秀才需要博学,并且调查可以比较简单直接的看到结果。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当上秀才,实在是说不过去。而孝廉就不一样了,主要就是对父母的孝顺。可是孝顺父母就能当官的话,那么,没有什么才学,没有什么能力的也都可以参与选拔。简单来说,孝廉的考察门槛比较低。这可能是东汉中后期孝廉盛行,而秀才式微的一个原因。 于是,关于孝顺,在汉代的民间和官场就留下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故事,有的让人吃惊,有的让人赞叹,有的让人疑惑,有的让人愤慨。形形色色的孝,形形色色的人。 在《后汉书》中关于孝子的记述很多,比较有名的像赵咨,强盗来家里抢劫,赵咨为了不打扰生病的八十老母,主动请盗贼吃饭,并且表示,除了给老娘留下一点衣服和口粮之外,其他的妻子儿女钱财物品,盗贼随便挑,自己绝不阻拦。搞的盗贼一愣一愣的。后来盗贼不敢下手,觉得赵咨好的过头,转身撒腿就跑,可是赵咨却拿着钱财追赶出去。遥想赵咨边追边喊:“盗贼兄,给你钱……”。在传记中对赵咨的评价是很高的,世人也很敬仰赵咨。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观念也跟着变化。如果现代有这么一个人,对盗贼如是做,估计大家就只会笑话赵咨傻帽了,而女性朋友们也必然高喊口号,呼吁赵咨的老婆一脚把没有良心的老公给踹掉。 可是,汉朝确实就是那样一个朝代,父母如天地,妻子儿女不过如衣服物品,对妻儿看得越淡,越显得有德行。于是像高官京兆尹张敞,给老婆画了个眉毛,补了个妆,也会被中央纪检部门狠批——实在太丢士大夫的脸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一个官员的评价标准和对一个士(君子)的标准有不同。我们现在说,一个官员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就是好官。在古代呢,能够以德行教化治理百姓,虽然谈不上给百姓富裕,但是能够保持安定,不骚扰百姓,那也就算是好官。也就是说,现代评价官员,多看重能,而古代评价官员多看重德。至于对于士,能够出将入相,报效国家,让人敬仰;但是一生布衣,隐居山林,志趣高洁,也是士林楷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