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达斡尔族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达斡尔族歌舞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在浴血奋战了半个世纪之后,离开了世居的黑龙江北岸,南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人口12.14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达斡尔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使用汉文,也有人兼用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文。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达斡尔族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也比较发达。
    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主要节日是春节。
    礼仪主要有: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份。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1952年开始建立自治乡,1958年8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达斡尔族习惯于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两餐。过去主要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苏子等农作物,并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麦面为主。稷子有两种加工方法,一是把经过蒸煮的稷子烤干磨成米,用来做干饭和鲜牛奶粥,是达斡尔族最常吃的主食;二是不经过蒸煮而磨出的稷米,可以做干饭,但多用来做牛奶稠粥。达斡尔族也用经过蒸煮后磨出的荞麦米、燕麦米和大麦米做干饭和粥,食用时都要拌以鲜、酸牛奶或野兔、狍子、飞禽肉汤。用荞麦米或燕麦米做成的狍子肉粥,是达斡尔族老人喜欢的食品。进入20世纪以来,小米和玉米(米+查)子也成为达斡尔族的主食,过春节也开始打年糕。达斡尔族的面食以荞面为主,制做荞面食品的种类很多。有刀削面、刀切短面条、揪面片、手指压柳叶状面条,和用拇指在另一只手掌上碾成的薄卷片等,这些荞面食品都直接在牛奶或兽禽肉汤上煮熟。饸饸是把荞麦面条过冷水后,浇以飞龙、沙鸡、野鸡或狍子等野味肉汤,是达斡尔族的上等主食,常以招待贵客。用荞面掺以葱花、盐末、花椒面,烙薄煎饼,或做成多层夹油饼在笼屉中蒸熟,也是较为讲究的食品。荞面还用以做苏子馅烙饼、猪肉白菜馅烙饼和蒸饺子,做成小盅碗状的荞面窝窝,放入猪肉豆角等烩菜上煮熟。除荞面外,达斡尔族也用稷子米磨面,做发面夹苏子馅烙饼和蒸酸甜而松软的发糕。20世纪以来,面粉成为达斡尔族的主食,吃法上仿照汉族,吃面条、馒头、烙饼和水饺。带有民族特点的吃法是,鲜牛奶面片和面片拌奶油白糖、烙苏子馅饼。
    达斡尔族的副食包括肉、蔬菜和奶。肉食过去曾以野生动物为多,有狍子、鹿、驼鹿、野猪、黄羊和飞龙、沙鸡、野鸡等。随着狩猎业减少,家养的猪、牛羊、鸡成为主要肉食。达斡尔族喜爱吃手把肉和片白肉,片白肉即把肉煮熟后切成薄片。在吃手把肉和片白肉时,需以肉汤盐水和野韭菜花末为佐料。将猪、牛、羊血拌上盐面、碎葱蒜、野韭菜花末、灌制血肠,煮熟后切成薄片,是十分讲究的佳肴。平时,喜用肉炖蔬菜。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蒸。达斡尔族房前屋后常种有白菜、豆角、黄瓜、茄子、青椒、韭菜、葱、蒜、萝卜、土豆、窝瓜、西葫芦等蔬菜,除了大量应时吃用外还加工成酸菜、咸菜、干菜,以备冬春食用。最有特色的是用刀将豆角和西葫芦削成细长条,晒干后编合成股储存。达斡尔族妇女还采集柳蒿菜、山葱、山芹菜、野韭菜、黄花等野菜,煮熟食用。以肥猪肠或肥猪肉加芸豆炖柳蒿菜,采集木耳、蘑菇加肉炖、炒,都是达斡尔族常吃的风味佳肴。牛奶在达斡尔族的饮食中有重要地位,食用花样很多。鲜、酸两种牛奶是米食和面食不可少的拌食。加工的稀奶油、黄油和奶皮,营养非常丰富。
    达斡尔的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道可口。
    过去,达斡尔族做饭的锅十分简单,使用桦木碗、勺、桶等。从19世纪以来,普遍使用瓷碗、铁勺等。一日三餐,人们都围坐在炕上放的木制饭桌旁吃饭。达斡尔族饮食由家庭主妇制做。历史上有过个别以厨师为业的人,但也是做家常饭菜,没有开饭馆搞经营者。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杀猪后按不同部位切下带骨肉分等级为尻背骨、肩胛骨、胯骨、桡骨、肋骨等作成手把肉,在节日或婚丧宴席上,按宾客尊贵和长幼供之享用。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品,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过中秋节要做月饼,即在白面里夹上黄油、白糖、山丁子粉和窝瓜籽,然后把面放入刻有花纹的方、圆形木制模子里压成月饼,烙熟或烤熟做为节日点心。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一起吃“拉里”和挂面。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达斡尔族民间,有敬老、互助和好客之风,无论谁家宰杀牲,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达翰尔族过去大部分信奉萨满教,少数信奉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皮张归萨满,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典型食品  燕麦炒米、面,达斡尔族野外劳动中常用的食品;“瓦特”和“希日格乐”,达斡尔族的两种糕点食品,常用于节日、订婚喜事和葬礼时招待宾客和乡亲;“拉里”,牛奶熬的稠粥,用稗子米或荞麦脐子加鲜奶或酸奶熬成,拌黄油和白糖食用。食用时,需请亲戚邻里前来品尝,以示亲邻和睦,牛畜兴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