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 明代时服装的发展又在前代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明代服装开始以前襟的纽扣取代沿袭几千年来的带结。尽管此时纽扣日渐盛行,但是纽扣并非最早出现于明代,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所出现的纽扣形式应为明代纽扣的前身。此外,明装同唐装相比,二者的衣裙比例明显相反,明装一改唐装的上衣短下裳长,逐渐形成上长下短的服制,而且明装的衣领也由宋时的对领变为以圆领为主。 明代的男装主要是方巾圆领,儒生所穿的衫同现在京剧表演中书生的服饰甚为相近。主要是以宽袖、青圆领、皂色缘边、皂绦软巾垂带为特点。明代时的官服为云缎圆领袍,此外人们还有在其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通常为离地一寸,袖身宽约一尺,袖口约宽九寸,袖长及过手。 明代的女装在各朝的女装中较为突出,其上衣一般为身长三尺,三领窄袖,露裙仅有二三寸。当时在扬州普遍流行一种新的式样:女衫一般二尺八寸长,袖子有一尺二寸宽,其外护袖多镶锦绣,在冬季时还要以貂狐皮为镶饰。明代初年的裙装用色多偏浅淡,裙褶盛行,出现了细密的褶纹以及大褶纹。此外,明代女装对褶纹的装饰十分考究。当时有一种名叫彩条裙的裙装,即每条褶纹分别选用一种色缎,并在每条色缎上都绣上花鸟纹饰,最后以金线镶边以成为独立的条带,将这样多条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做成了一条色彩艳丽的裙子,因此得名“凤尾裙”。另外还有将整块缎料以手工做成许多细褶纹的“百褶裙”等。 明代女服中还有一种式样尤为特殊的帔子,因其形美如彩霞,因此得名 ?“霞帔”。这种帔子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正式得名。至宋代时人们将它列入礼服行列。到了明代,这种服饰便十分普遍了。它的形状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均三寸二分宽,五尺七寸长,在穿戴时,将其绕过脖颈,披挂于胸前,因人们常在下端垂有玉石或金制的坠子,因此会为穿着增加贵气。 在明代时还出现了一种源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俗称“比甲”,一般为皇后的专用服式。此后渐在民间流传,其服用范围日广。在明代中期,比甲甚为流行,尤得青年妇女的偏爱。这一服饰从形式上判断应同隋唐时期的半臂渊源甚深,后来在清代出现的马甲,为明时比甲的变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