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山区建筑 贵州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为喀斯特地貌。黔南山区的建筑除了依地势而建之外,也要满足各种生活需要。 干栏建筑 贵州是个大山区,各族人民因地制宜修建造型各异的山地建筑,堪称一座山地建筑博物馆。人们津津乐道的多半是吊脚楼、石板房等民居,但建筑学家们认为,吊脚楼还不是真正的干栏建筑,只有下层打桩、上层建房的建筑物才是名副其实的“干栏建筑”。干栏又称“麻栏”,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据说是越人发明的。六朝及唐宋时期,西南僚人亦“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明代,今壮族和布依族先民“居舍,茅而不涂,衡板为阁,上以栖人,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干栏也好,麻栏也罢,都是由树居或称巢居的居住方式演变而来的。发展历程大概为:先是“依树为巢而居”,尔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末了才伐木建房,“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 吊脚木楼,屡见不鲜,此乃地势使然。而修建干栏建筑则不同了。我在“一大”代表邓恩铭故里水甫寨看到,水族民居是修在平地上的,但依然“人居楼,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水族同胞在平地建房的工艺是:先用粗大的木柱和厚实的木板,构筑一个一人多高的平台,然后再于其上修建木结构的一层平房或二层楼房。底层立柱与上层立柱互不连通,断然两个建筑实体,这是与吊脚楼的最大区别,亦是真正的干栏建筑与仿干栏式建筑的本质区别。贵州古代的干栏建筑物没有保存下来,但在出土文物中可窥见其形态。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赫章出土的东汉干栏建筑陶质模型,将其与水族干栏建筑相比对,可看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两者都不失为建筑文化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婚恋建筑 荔波县瑶麓村居住着1000多瑶胞,因其爱穿藏青色布裤,被人称为“黑裤瑶”。按说,这种以服饰颜色划分民族支系的传统并不科学,因为搞不好会伤害民族感情。瑶麓坐落在一个不算太大的山间盆地中,其状颇似《醉翁亭记》所云:“环滁皆山也。”远远望去,但见群山环列,山形垂直向上,盆地建房,房屋横向展开,一横一竖,稳重和谐,富有韵律。拾级步入瑶胞家,骤然发现,二楼前半部是宽宽厚厚的楼板,后半部是结结实实的平地。平地上,挖有火塘,砌有炉灶,安有水缸,让你说不清楚,这瑶族民居究竟是平房还是楼房。 此种结构的房子,很让我好生打量了一番,结果发现,后半部是人工夯筑而成的。瑶族的民居建筑介于水族的干栏建筑和苗族的吊脚楼之间。与水族不同的是,瑶族以土夯筑屋基,且仅为整栋屋基的一半。与苗族不同的是,瑶族在平地上人为制造台地,以便修建干栏式吊脚楼。这种民居建筑,既能满足人居楼上、畜关楼下的传统要求,又有尚好的防潮、防火等性能,备受青睐。从建筑发展史的角度看,水族的干栏建筑、苗族的吊脚楼建筑与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应该怎样排定顺序,我还没有弄懂。这是值得建筑学家认真研究的课题。 就在这种让人费解的民居建筑中,好些人家的二楼两次间紧靠大门的板壁上,留有一个不甚显眼的小洞。有的一边有,有的两边有。原来室内顺着板壁铺有一张床,小洞正好位于床头处——这是姑娘的卧室。 原来,当地有个风俗,女孩子一旦步入少年期,便住进这样的卧室内,透过此洞,躺在床上的姑娘可窥视外边的情形,而外寨前来寻偶的后生,则利用此洞通报自身的到来。每当月明星稀之际,瑶寨后生手持小棍外出求爱,他用小棍轻轻将姑娘唤醒,要求与其对唱情歌。姑娘若是乐意,起床点灯开门,请其进屋,彻夜细声对唱,家人不予干涉。姑娘若不乐意,只能隔墙对唱,甚至“熟睡”不醒。遇到这种情况,来者不多纠缠,带着小棍,另寻一处就是了。由于墙上小洞具有“谈婚”功能,故被称为“谈婚洞”。辟有“谈婚洞”的房间因此被人称为“谈婚房”。谈婚未必都能成功,当初实属试探性质,因此有人将“谈婚房”称为“探婚房”。这类房子,作为建筑物的一个特殊品种,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民俗建筑的文化的内涵。 防鼠建筑 生活在樟江风景名胜区内的“白裤瑶”同胞,其贮粮方式十分独特,颇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 “白裤瑶”,因其男子身穿白色马裤而得名。贵州荔波、广西南丹都有这支瑶胞的村落。住在荔波境内的白裤瑶,聚居于樟江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小七孔”附近的瑶山乡。凡到“小七孔”景点旅游观光的中外游人,很少有不光临瑶山的。 进入瑶山,眺望瑶寨,但见村头寨尾的池塘边、水田上,星罗棋布地建有许多茅草攒尖顶、青瓦歇山顶的建筑小品,那便是瑶族同胞用以贮存粮食的仓库。这种仓库具有许多特点和优点。首先,它建在池塘边,水田上,且同住房保持较大距离,有利于防火;其次,粮食存放在离地一人多高的仓楼上,有利于防潮:第三,特别重要的是,每根仓柱上都安有防鼠装置,一个鼓形陶坛或一块方形木板。装置虽很简易,效果却相当好,那“人人喊打”的东西无论怎么狡猾都爬不上去。 这种形制的粮仓具有悠久的历史。我曾在广州市越秀山镇海楼内由市博物馆举办的历史文物展览中看到一件汉代陶仓模型,其制状如瑶仓。这种形制的粮仓,如今在广大汉族地区看不到了,只有在边远的瑶山地区保留下来,成了古代粮仓的活化石。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瑶山粮仓,不仅可以防鼠,而且可以防盗。虽说防盗,却未上锁。粮食贮于仓楼上,仓门用木栓封牢。若要开仓,必以木棰击打栓头,方能将木栓退出。而如此必然发出巨大声响,引起村民警觉。不过,瑶山地区,民风淳朴,向无偷盗行为。 瑶山地区,夏天气温较高,村民常在仓下歇凉,粮仓于是变成了凉亭。远方来客,多以防鼠粮仓为背景,摄影留念。 桥梁建筑 在山水如画的樟江风景名胜区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比比皆是。然而,由于雨量充沛,山洪不时暴发,常常冲毁桥梁。因而保存下来的“小七孔桥”与“大七孔桥”,作为民俗建筑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无论修建工艺或文学价值,都有自己的特点。 小七孔桥位于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南,横跨响水河,南北向,为一七孔石拱桥,长15米,宽4.5米,单孔净跨1.8米,矢高0.6米。桥头立建桥功德碑1通,高1.4米,宽0.72米,厚0.13米。碑额楷书阴刻“万古奥桥”4字,每字0.03米见方。碑文竖向楷书阴刻,30行,满行19字,共计450余字,记修桥原由、经过及捐资人姓名等,立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小七孔桥的传说》称,神仙曾帮助瑶族姑娘“冬姣”架设七彩花桥,让其与为爱情牺牲的布依族后生“王梦之”相会。 贵州民俗认为,治水护桥的手段有多种,其中以牛镇水最有效。相传“拱手桥”系白牛的化身。明成化年间,张三丰云游至此,见一白牛戏于河中。顷刻,白牛朝张三丰奔来,作奋力角斗状。张三丰拱手作揖,求其放行。待过得河来,回首眺望,不见白牛,但见一桥,因名“拱手桥”。牛变成桥,意在镇水。五行中,牛属土。“水来土掩”,保桥无虞。 如果难以战胜水害,人们还有一法,那就是与其亲近,甚至同其开亲,从而达到保护桥梁的目的。流行于荔波瑶山地区的《大七孔桥的传说》用的正是此招:土司的七姑娘,为实现架桥愿望,嫁给化装成大蟒的雷神之子,如愿以偿在响水河上架成了一座七彩桥。因其比附近小“七孔桥”长,故称“大七孔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