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宋朝 >

宋代士人的三教观简介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教
    儒佛道三教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宋代士人是古代士人族群的典型代表,在三教观方面,他们强调不拘泥于形式,观念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宋代是三教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士人三教观以三教根本相同为主,这种三教观是中国历史上和合文化的典型表现,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为以后中国宗教和合文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宋代士人三教观点有以下几个:
    其一,对佛道二教全面否定。这主要是理学代表人物的说法。朱熹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较系统地对佛教、道教进行了批评。其对二教的批评,从“迹”入手,直至理的根本,全面否定。他说:“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黎靖德《朱子语类》卷34)
    其二,儒释道互补,迹异本同,以儒治世。这种说法是宋代帝王支持的说法,李纲可为代表,他说:“儒道释三家之敎,自汉以来鼎立于天下。……然则,治天下者果何所适从而可乎?曰:从儒。彼道释之教,可以为辅而不可以为主,可以取其心而不可以溺其迹。何也?七政之所加,五赋之所养,中于天下者为中国。而儒者之道,治天下之常道也。”(李纲《梁溪集》卷143)李纲以为,三家都是求道之教,但儒家根于道,而开出世间治理的措施,对于治理世间而言,应该以儒为主。
    其三,三教本同,儒为最完善之教。这种说法,刘子翚最为典型。他说:“圣人既没,歩骤圣人者日益众,此甲彼乙不能相统,心心有主,喙喙争鸣,承舛听讹,浸失其本。圣人之道散于百家,荡于末流,匿于学者见闻之外。……不睹其本,各守其偏,圣人之道始离。互攻其异,不反其同,圣人之道始孤。不有卓然英睿出焉,孰能引而归之,会而通之哉?夫道一而已,尧舜之心不间乎此。”(刘子翚《屏山集》卷1)在刘子翚看来,圣人既没,各家希望“歩骤圣人”,但往往不能真正完满,原因在于未能把握各家共同之“本”。“儒”是体会“本”之理并切身实行的人,因而,儒学应是最完善的思想。他主张要从儒的根本来论儒,而不能滞于儒之迹。
    其四,同于佛教人士见解,以为佛教高于儒学。张商英说:“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逐末者,病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惑者,药也。儒者,使之求为君子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张商英《护法论》)在张商英看来,三家只有佛教能对治人的根本问题,显然高于儒、道二家。
    其五,三教“合一”。对于三教“合一”,此处定义为把三教合为一体。对此,学界往往以三教合祀,尤其明代三一教的创立为标志。考宋人记载,宋代三教合祀,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为所尊的圣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