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但是却涌现出一批很杰出的文人,这些文人最后有的殉明了,有的降了清,虽然气节不一,但是做学问却都很厉害。王夫之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学问家,他著的《楚辞通释》是研究楚辞很重要的参考。 王夫之和《楚辞通释》 王夫之是明清两代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其中有一本《楚辞通释》可以说是《楚辞》学史的巅峰之作。这本书是王夫之先生研究《楚辞》的重要成果,对整个楚辞研究中地位极为重要。这本书成书之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作为王夫之先生的著作被保存下来。直到康熙和雍正时期才开始有人研究这本书,最早对这本书进行研究的是游国恩先生,他对王夫之在研究中的很多地方都表示赞同,尤其是对《楚辞》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附在前人的观点甚是赞赏。自此之后,对于王夫之先生的这部著作研究的人越来越多,而其中姜亮夫先生的研究非常到位。姜亮夫先生认为王夫之先生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批判,讽刺了权贵和腐败,是一部非常犀利的作品。实际上王夫之先生的研究一改以往的习气,对《楚辞》的研究是非常到位的,同时还对很多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这些见解独特新颖,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至于不认同他,相信在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得到所有人认同的。 《楚辞通释》 《楚辞通释》基本上依照王逸《楚辞章句》而删去《七谏》以下5篇,另加入江淹的《山中楚辞》、《爱远山》及自作《九昭》1篇,共为44篇,各篇分段立释。明清之际,注楚辞者甚多,大都借注释屈赋,以寄托民族思想。王夫之曾自序其《九昭》说:“有明王夫之,生于屈子之乡,而遘闵戢志,有过于屈者。”可谓概括了全书的出发点。通观全书,借注释楚辞以阐述治乱之道,抒发家国之痛者,屡屡可见。如《天问》“帝降夷羿”一段,王氏借寒浞杀后羿事说:“盖无道必亡,虐民纵欲,虽有强力,不足凭也。”又注《离骚》“忽反顾以游目”以下八句道:“忠贞之士,处无可如何之世,置心澹定,以隐伏自处。而一念忽从中起,思古悲今,孤忟不能自己。”可谓感慨系之。又该书不仅长于探赜文心,揭橥微旨,其注语也颇富文采。绝无注疏家饤饾故实、质多文少的弊病。至于考据方面,释《哀郢》为白起破郢说,又说《九歌·礼魂》是“送神之曲”,“乃前十祀之所通用”,两说虽晚于汪瑗《楚辞集解》 ,但论其影响所及,却大于汪氏。 《楚辞通释》是王夫之的呕心沥血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王夫之对政府时弊的看法,并不能当作单纯的训诂书来看,这更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