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古代史 > 元朝 >

历史上的元朝与高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丽武士
    元朝与高丽一直保持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自元世祖忽必烈后,高丽的历代国王几乎都是元朝皇帝的女婿(尽管其王后不一定是元朝皇帝的亲生女儿),而高丽的美女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贡品,元朝灭亡后,明朝继续接收这种贡品,后来的清朝也不例外。而赏赐高丽女子给大臣当小妾也成了皇帝的一种恩赐。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才逐步形成的。
    当时的高丽国位于朝鲜半岛,与蒙古人兴起的漠北之地相距不远,因此,蒙古人兴起不久便与高丽有了联系。1216年,一支原依附于蒙古人的契丹军队造反失败后,流窜进入高丽境内,占领高丽江东城,并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1218年,蒙古大将哈真统帅大军追击契丹叛军进入高丽,高丽国王派遣将军赵冲领军协助,并向蒙古军提供粮草。第二年,江东城守敌投降,哈真与赵冲举行盟誓,蒙古与高丽约为兄弟之国。蒙古从此年年遣使到高丽索要各种物品(从毛皮、绸缎到笔墨纸砚无一不要)。高丽国小民困,物产不多,敌视蒙古的情绪逐渐升温。1225年,一蒙古使者在出使高丽返回的途中被杀。杀死使者在蒙古人看来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曾多次为此与别国开战。但由于蒙古大军西征,接着成吉思汗又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世,使蒙古帝国没有立即对高丽展开报复。直到1231年,撒礼塔才率蒙古大军进攻高丽,连战连捷的蒙军直逼高丽王城。高丽高宗无奈只好遣使议和,蒙古军队索取了巨额财物后退军。但仍在高丽的各京、府、县留下了72名达鲁花赤(镇守者),对高丽进行间接控制。
    高丽民间的反蒙浪潮兴起,许多地方的达鲁花赤相继被杀。为避免蒙古的报复,高丽权臣崔怡决定迁都江华岛。被激怒的蒙古大军先后遣军7次征伐高丽,给高丽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不少地方因畏惧蒙古军威,纷纷举城归附蒙古。高丽有不少大臣也对与蒙古对抗到底的政策提出了质疑。同时,蒙古也在筹划另立高丽入质蒙古的质子为新君,而这一旦成为既成事实,高丽朝廷便面临边缘化的危险。1258年,高丽众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张弃陆保岛的权臣崔氏,出陆降蒙。1259年,蒙古与高丽达成和解协议,蒙军撤出高丽,高丽王室也承诺移居陆地,两国战争状态终于结束。1259年,高丽世子应蒙古要求入朝,前往正在四川前线督战的蒙古大汗蒙哥军营。当他到达六盘山时,得到蒙哥7月在钓鱼城去世的消息(正史说是染病,也有说是攻城时被宋军打伤致死的),于是改道向南,正巧遇见从前线班师的忽必烈。此时忽必烈正打算回去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高丽世子此时前来觐见,无疑是一个吉兆。他十分高兴,对部下说:“高丽远在万里之外,即使是英明如唐太宗,亲征也不能使其臣服,现在高丽世子主动来归附于我,这岂不是天意让我即大汗之位。”于是,忽必烈让王与自己一起北行,共同抵达开平。不久,高丽高宗去世,高丽世子回国即位,这就是高丽元宗。但1260年元宗继位后,国内并不安定,权臣林衍和金俊一直把持着朝政。而由于蒙古多次进军高丽,高丽国内的反元情绪不断高涨,对这位蒙古所立的国王本就十分不满,加上忽必烈南征南宋的时候,高丽又被迫为蒙军制造战舰,提供粮草,国人对亲元的元宗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在这种情况下,1269年,高丽权臣林衍趁机废掉元宗,拥立安庆公为国王。得知消息的忽必烈立刻派使臣前去责问。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林衍被迫拥元宗复位。为了巩固高丽王室的地位,高丽元宗决定与元王室联姻,借助蒙古的力量保全王室,同时也好阻止蒙古吞并高丽,维持半独立的地位。1271年,高丽元宗再次遣使赴元,为高丽世子王昛请婚,同时遣世子王昛入元为质。忽必烈同意了高丽元宗的联姻请求,决定以自己13岁的幼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后封齐国公主)下嫁已经入元为质的王昛。公主年幼,直到3年后婚礼才举行。。婚后一个月,元宗就去世了,王昛归国即位,是为高丽忠烈王。
    与元朝的联姻让高丽王室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本对高丽国王粗暴无礼、颐指气使的元朝使臣和达鲁花赤们现在居然也开始讲起礼仪来,对忠烈王格外尊重,而这是元宗在世时想也不敢想的。显然这都与忠烈王成了大元皇帝忽必烈的附马有关。尝到甜头的高丽王室于是将娶个元朝公主作为保住王位和性命的首要任务。高丽忠烈王之后,除忠穆王和忠定王因在位时过于年幼,不宜娶妻外,其他国王娶的都是元朝的公主,其中忠肃王因丧偶故,前后迎娶了3位元朝公主。不过,显然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对高丽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些“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尽管如此,这些元朝公主们在高丽还是享有极大的特权。她们一旦下嫁高丽国王,无论高丽国王是否已有嫔妃,元朝公主立刻就册封为正宫王后,其生的儿子则自动获得嫡子的地位,并且优先立为世子。同时,元朝公主们依仗元廷的支持,把握内宫权柄,甚至还多次干预国事,决定人事的任免。而从忠烈王开始,高丽国王们则普遍患上了惧内的病症(这与现在的韩国男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史书记载,虽然齐国公主嫁人的时候才16岁,而忠烈王已经39了,但齐国公主不改蒙古女子的火暴脾气,经常对忠烈王伸手就打,张口就骂,乃至棍棒相加,而忠烈王对这位公主老婆丝毫根本不敢得罪,只有躲在一边暗自落泪。
    为表示对元朝的敬意,原本与中原汉人服式一致的高丽王室在服装和发式上开始效仿元朝衣冠。当忠烈王王昛以世子身份入元为质时,在“开剃”的同时,也改穿蒙古式服装。至元九年(1272)他短期回国时,已经是“辫发胡服”。“辫发”指的是剃蒙古发式,“胡服”自然是指蒙古式服装。蒙古男女均着长袍,多为窄袖,腰系帛带或皮带;女性有时在长袍外加罩半袖短衫,而且袍襟比男性长,有的甚至拖地。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说,蒙古“其服右衽而方领”,与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左衽袍服不同。不过从元墓壁画上的蒙古族服饰看,男子的确基本穿右衽长袍,而女性着左衽长袍者也屡有发现。王昛回高丽即王位后,朝廷大臣们一方面纷纷开剃,同时也陆续效仿国王改穿蒙古式服装。忠烈王四年二月,又下令“境内皆服上国衣冠”,也就是说全国人都要穿元朝式服装,戴元朝式帽子。据《元史·舆服志》载,元代之天子冕服,皇太子冠服,下至百官祭服、朝服,亦即各种典礼或官场中的正式服装是“近取金、宋,远法汉、唐”,但又说有关服色等第的规定,“蒙古人不在禁限”。这表明除重大典礼、仪式外,蒙古人一般穿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高丽史·舆服志》也明确指出,“事元以来”“袭胡服”。可见,所谓“令境内皆服上国衣冠”,指的是穿蒙古式服装,戴蒙古式帽子。
    元代蒙古族的冠制,即帽子式样男女有别。《黑鞑事略》载,蒙古男子“帽而夏笠”。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一书中也说,蒙古“官民皆带〔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所谓“楼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所以才说它是兜鍪〔古代头盔〕之遗制。所谓笠,是一种圆檐斗笠形帽,因为形状象钹,所以叫钹笠冠。这种冠有顶,冠后还垂一片帛以护颈。夏天也戴软帽,冬天则戴毛皮制软帽或毡帽。这类帽本来无前檐,后来忽必烈射猎时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后特意给加了前檐,从此蒙古族便都戴这种有圆檐、或前圆后方式的帽子了。后来大概受中原影响,蒙古族也有戴幞头的。蒙古贵族妇女戴姑姑冠。这种冠以木或竹为胎,外面包以红绢或帛,高二尺许,上面插以装饰彩色丝绸的柳枝或银枝。鲁不鲁乞《东游记》中称这种姑姑冠为“孛哈”。该游记,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蒙古史》,以及我国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草木子》等书中,对这种冠的形制均有具体描述。日常生活中,蒙古妇女也戴头巾。自忠烈王开始,高丽国王、臣僚乃至学生,一般都戴蒙古男式帽子。
    高丽上下“皆服上国衣冠”,并不是元统治者的强迫命令,而是曾长期在元居住的国王带头“开剃”,穿戴蒙古式衣冠,大臣百官群起效尤,最后由高丽统治者下令在全国推行的。因此,当至元十五年世祖皇帝问康守衡高丽服色如何,康守衡回答“服鞑靼衣帽,至迎诏贺节等时以高丽服将事”时,忽必烈很惊讶,并说:“汝国之礼何遽废哉。”
    蒙古族的习俗,也影响到高丽国王个人的爱好、行为等方面。从忠宣王开始,高丽国王大多有蒙古名宇。忠宣王的蒙古名叫益智礼普化,忠肃王叫阿剌讷忒失里,忠惠王叫普塔失里,恭愍王叫伯颜帖木儿,等等。忠烈王有时喜欢穿蒙古戎装。1274年当他迎接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返回开京时,面对京城百官和民众的欢迎队伍,他本应穿传统礼服。但忠烈王不听大臣的劝谏,坚持穿蒙古式戎服与公主同辇入城。忠烈王还非常喜欢打猎,这大概与他入元宿卫期间经常参加蒙古王公贵族的围猎有关。当了国王后,他仍沉溺于畋猎,经常亲持弓箭,臂驾鹰鹘,纵横驰突。他多次和公主一道行猎,常常是并驾齐驱。《高丽史·忠烈王世家》有关他与公主四出行猎的纪事,可以说不胜枚举。忠烈王之孙忠肃王同样喜欢田猎。他有时带数百猎骑进行大规模围猎,有时只率数人微行出猎。这祖孙俩还都喜欢打马球,都羡慕唐玄宗那种行猎、击球、饮宴的享乐生活,并极力效仿。为满足国王打猎之需,高丽也象元一样,专设饲养鹰鹞以供狩猎的鹰坊,鹰坊属户享有免役等特权。由于入高丽的蒙古公主、随从人员及达鲁花赤等的需要,而元政府又在高丽耽罗(韩国济州岛)等地放养大批马、牛,所以高丽有条件制取酥油等奶制品供公主等人食用,并有部分作为贡品进献于元。高丽国王、世子多在元住过较长时间,又有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的蒙古妃子,蒙古风味的食品不时出现在国王、世子的餐桌上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当然,元朝也不会一味的纵容高丽,作为附属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小国高丽除了献上些粮食牛马和人参之外,唯一让元朝看得上眼的特产好象也只有女人了。当时达官贵人们都以拥有高丽女奴的多少与数量相比较,女奴少且“质量”差的,往往被人取笑。因此,元朝不断向高丽索取女子。1287年,元世祖下旨要求高丽的处女必须先告官登记,否则不得出嫁。1307年,高丽王廷下令,全国13岁以上16岁以下的女子,不得擅自出嫁,以优先供元朝挑选。自1275到1347年,高丽共遣使赴元献处女16次。但即使是高丽国极其配合,也满足不了元朝对女人的需求,因为除了元朝皇帝及王公大臣需要高丽女子作为妃嫔妻妾或侍女以供淫乐外,元朝还需要大量女子配给军人作配偶。于是,高丽国为此专门成立了结婚都监和寡妇处女推考别监,除了处女还到处搜寻已婚妇女和孤儿、逆贼之妻、僧人之女、罪犯的妻女等,以满足元朝的需要(估计高丽人也很能生的。)。而高丽的王室女子的高官之女更是以献给元朝皇帝或王公大臣为荣。两家的姻亲关系也因此更加亲近,以至于元朝皇帝虽然换了不少,其中几个皇帝的家族还有相互敌对的,但与高丽的关系却一直十分亲密。而高丽贡女的地位在元惠宗时代也达到了顶峰。元惠宗的第二皇后奇氏便是高丽女。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即是奇氏所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