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 五代十国虽然短暂又混乱,但基本的政治制度还是沿袭唐朝,当然包括科举制度,只不过想必唐宋两朝,五代十国的状元水平就不言而喻了。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邈,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状元。 陈逖,泉州(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贞明年间(915--921)状元。 崔光表,清河(今河北清河)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状元。 王彻,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状元。 王归璞,四川简州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状元。(此年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 黄仁颖,泉州(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状元。 郭晙,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状元。 卢华,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状元。 寇湘,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54)状元。 王溥,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字齐物。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卒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五代后汉乾佑元年(948)状元。授职秘书郎。后为枢密使郭威从事,迁太常丞。 王朴,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字文伯。生于唐天佑二年(906),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状元。授职校书郎。王朴自幼聪慧警敏、勤奋好学。登第后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汉酝酿大乱,王朴审势东归故里,避乱免难。 扈载,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状元。授职校书郎,值史馆。后迁监察御史。 简文会,南海(今广东南海)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四年(920)状元。 梁嵩,龚州(今广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汉白龙元年(925)状元。 王克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守节。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十年(952)状元。 伍乔,安徽庐江人。出生年不详,卒于北宋乾德四年(966)前后。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某科状元。 王崇古,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甲子(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状元。 卢郢,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出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前后。五代十国南唐后主丙寅(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或乾德五年状元。 杨遂,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壬申(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状元。 邓及,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年间(961——975)状元。 乐史,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字子正。生于五代后唐天成五年(930),卒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年间状元。 邱旭,安徽宣城人。字孟阳。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年间状元。 张确,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末年(975)状元。 费黄裳,四川广都(今四川双流县)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后蜀进士科(年份不详)状元。该科进士十六人。 五代十国状元水分大 《唐摭言》卷一指出:在唐代,每年仅参加进士举的“常不减八九百人”。两相对比即可见五代士子参加科举竞争的积极性之低。 其实,这157人中包括明经、明法、三礼等各科的考生,而且并非所有的进士科考生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他们中有的只是到考场“观光”而已。这年录取了18名进士(见《登科记考》卷二五),崔邈真正要认真对付的对手只有17人。 又由于五代跟唐代一样,一般国家级考试只考1次,便可由知贡举将取舍与名次全都定下来,所以崔邈要战胜所有进士科参试者也好,只战胜17个强劲对手也好,都是1次搞定的(见《旧五代史·选举志》),不需要再费别的力气。 《记考》卷二五引《册府元龟》、《五代会要》云: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兵部尚书、知贡举姚洎奏曰:“曩时进士,不下千人,岭徼海隅,偃风响化。近岁观光之士,人数不多……”可见,参加这几年进士考试的人数都跟开平二年差不多。所谓“曩时”,是指唐朝;这里所谓“进士”是指进士科参试者。唐时,光进士科参试者已达“千人”,而现在,诸科考生合起来才一百几十人,足见悬殊之大。这年共取15名进士。状元徐寅①以长于作赋而闻名天下,本来在唐末已考取进士,由于时局动荡,只谋到一个秘书省正字的微职,一点被重用的迹象也没有,颇不甘心,这次重新参试而夺魁,他须认真对付的竞争对手只有14人。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刑部侍郎边归谠上言:“臣窃见每年贡举,人数甚众,动应五举、六举,多至二千三千。既事业不精,即人文何取?请敕三京、邺都、诸道州府长官,合发诸色举人文解者,并须精加考校。事业精研,即得解送,不得滥有举送。冀塞滥进之门,开兴能之路。”(《登科记考》卷二六)朝廷采纳了。 这道奏章告诉我们:五代之初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甚少的情况,通过30余年各政权的政策鼓励,加之地方政府选送时尺度越来越松,已大有改观:参加考试的举子慢慢多起来,致使“诸色贡举人”“多至二千三千”,其中不少人考了5次、6次。也就是说,包括明经、三礼、明法等科在内的参试者最多时达到3000人。当然,这跟唐时仅进士一科考生“不下千人”仍有距离。即使进士科参试者超过平均数,因其中很多人是屡考不中者,竞争力并不强,只是增加了知贡举组织考试的工作量。这年取进士19人,状元待考,实际他要战胜的硬对手仍只18人。 据《记考》卷二六引《册府元龟》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正月壬子,对诸道贡举人石熙载等三百余人于万春殿。”大概是经过后汉的整刷,地方官选送时把关严起来了,于是延至后周时,参加考试的人数又大为减少。这300余人即令都是进士科的参试者,其实也不算多。这年取进士10人(同上),状元未见记载,他要战胜的对手才9人。 据《登科记考》,整个中原5朝,每次考试所录取的进士一般为几人到十几人,最多的一次是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为25人,算破天荒了。 这参加考试的人数少,又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的多数读书人已经丧失了参加科举竞争的热情。一般说来,国家越是统一,政治越是清明,人们,特别是读书人就越是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越是跃跃欲试,积极参加各种竞争,希望能寻找机会一展才智,建功立业。五代时期,国家分裂,政局动荡,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读书人参加科举竞争的积极性。上引姚洎奏章“曩时进士,不下千人”等语正好能说明这一点。 其二,年年开考,又将少数愿意参试者分散开来。唐代也是年年开考,但那时国家统一,几乎每个读书人都积极参试,贞元七年(791年)状元尹枢夺魁时已70余岁(见《登科记考》卷一二,总第457页),可见唐代读书人参与科举竞争的劲头之大,即使年年开考,每次参加考试的人数还不是太少。五代这样一分散,平均每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少得可怜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