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独具特色的英国婚礼习俗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英国婚礼 婚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庄重而神圣的,通过一场婚礼两人正式结为夫妻,每个国家的婚礼习俗都不尽相同,通过一场婚礼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那么英国的婚礼 又有什么样的风俗呢? 英国的婚礼习俗
    1、初婚必须穿白色婚纱
    英国人结婚,新郎要穿礼服,初婚新娘则必须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英国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而戴头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品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为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2、丰富多彩的婚礼形式
    新娘和新郎都有他们的告别单身派对,他们将彩排除了晚餐以外的结婚典礼。如果新人在教堂举行婚礼,婚礼三周前的星期日,他们的结婚预告将在教堂被大声宣读。但若新人出现在宣读现场则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
    婚礼按照传统多在中午举行,之后将是被称做“婚礼早餐”的正式午餐。婚礼邀请卡和美国的传统颇有几分类似,但很少有人会下大手笔制作精美的邀请卡。接受邀请的人一般不回复卡片,而是使用自己专用的答复卡。关于英格兰的婚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人们认为让扫烟囱的人在新娘步出教堂的时候亲吻新娘会给新人带来好运。
    3、十七世纪废除包办婚姻
    早在十六世纪直至十九世纪,英国人的婚姻大都承父母之命。新郎新娘几乎直到婚礼将至才认识对方。双方父母多在新郎与新娘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已经定下婚约。双方孩子依旧继续随自己的父母生活然后照例出席一次一次的筵席和节日庆典。
    在十七世纪晚期这种预先安排婚约的传统突然受到了威胁。当时有一个法官认为给七岁的小孩子预定婚约是“完全无效的”。之后,年轻的恋人们相约私奔,并私下举行了没有结婚预告和许可的婚礼。这些都标志着恋人们对于父母控制婚姻选择权利的一种厌恶。
    1753年的《哈德维克法案》中规定,所有的婚礼,除了皇室家庭成员的婚礼以外,只有在发布了结婚通告或许可证后、只有早上八点到十二点、只能在英国国教的教堂或礼拜堂里、只能由英国国教牧师的见证、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证人、登记薄必须保管好、父母必须持支持态度,等等几大规定被遵从后,才认为这件婚姻是有效的。
    4、法定结婚年龄16岁
    英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16岁!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只要得到父母的允许就可以在16岁后结婚,但是在苏格兰不需要经过父母同意,只要满16岁就可以登记结婚。因此,在离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线最近的苏格兰,一处名为Gretna Green结婚登记处,成了婚礼胜地,有很多英格兰小孩为了结婚逃避父母跑到这里登记。
    但法律只是一种规定而已,实际上在16岁结婚的人非常少。2003年,在二十岁以下结婚的女性只占到2.6%,而男性只有0.7%。大多数的人结婚都在三十岁左右,女性的第一次婚姻在29-32岁之间占比例较大,男的要稍微更大一点。
    5、选择结婚日期有讲究
    英国男女对婚宴并无特别禁忌,但对吉日的选择则很留意。他们的婚期忌五月,因为英帝国与古罗马帝国有很强的文化渊源,五月份是罗马举行大规模传统祭祀的日子,所以“五月把婚结,后悔来不迭”的歌谣至今流传着。
    另外,他们的择日习俗有一个有趣的歌谣:“星期一得健康,星期二银满仓,星期三日子顶顶好,星期四多灾,星期五破财,挨到星期六福气半点无。”因而结婚的男女特别钟爱“星期三”这个日子。
    6、最重要的戴戒指环节
    戴戒指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国,它不仅作为一种信物也是一种装饰品。婚姻戒指最初并不镶嵌钻石、翡翠以及红蓝宝石等饰物,纯洁的圆形象征着由婚姻联袂在一起的两个人的团圆;在一些民族中象征着一种魔力,保佑夫妇幸福长寿,同时,施予者表示对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对施予者的忠诚。
    金戒指象征爱情的纯真,银戒指意味情感温柔,英国人同西方各国一样,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镶嵌任何宝石,结婚戒指应加装饰物,至于戒指的质量则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结婚戒指可戴在同一无名指上,也可以由结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
    英国在16世纪时,结婚戒指的内侧经常刻是家族的图案或箴言,诸如"上帝使我成为某某的妻子,"某位基督教主教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只手、一颗心、一顶主教冠和一个骷髅,铭文是:"前三个我赐予你,第四个使我超脱。"今天戒指上的铭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7、特别的“四有”婚礼习俗
    最初的说法源自维多利亚时代,原文是:“有旧,有新,有借,有蓝;在一只鞋里放一枚六便士的银币。”
    1.有旧: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她和她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历史纽带。许多新娘佩戴一件家传的珠宝饰品作为“有旧”的选择。有些新娘穿着她们母亲或祖母穿过的结婚礼服。实际上,旧的东西同时也可以是借来的东西。
    2.有新:穿戴一样新衣物是要象征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如果新娘置办的是新的结婚礼服,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但是任何别的新服饰也是可以的。“有新”常常是最容易做到的。
    3.有借:借来的服饰应该是从一位已幸福地结了婚的朋友那里借来的。据说他们的幸福会惠及于你,给你的婚姻带来长久的美满。有些新娘会去借来一种衣着用品、一件首饰、一块手帕或者一个饰以珠子的手袋。
    4.有蓝:穿戴一件蓝色服饰源自《圣经》时代,当时蓝色结婚礼服代表着纯洁、忠诚和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统已从穿蓝色结婚礼服,演变成后来的在新娘的结婚礼服下摆处缝上一圈蓝色的镶边,再演变到现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蓝色的吊袜带。
    8、六便士银币:在新娘的左脚鞋子里放一枚六便士银币据说是财富的象征。它不仅代表财产上的富有,还代表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由于今天许多新娘恐怕连一枚六便士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传统习俗的这一部分在现代婚礼中已经不常被遵守。但是,如果新娘想要在她的婚礼中包括这一项目,她可以从许多出售如吊袜带和请柬等婚礼用品的公司里买到六便士银币。
    依照传统,新娘会收到一块装饰用马蹄铁,还要把它戴在手腕上。如今,人们很少使用真正金属制的马蹄铁,而是为婚礼特制轻型马蹄铁饰物。之所以赠送马蹄铁,是为了祝新人好运。
    9、威尔士爱匙(Lovespoons)的故事:
    向心仪对象赠送爱匙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威尔士人从17世纪就开始这么做了。爱匙由追求者或追求者雇用的雕刻匠雕刻而成。之所以雇用雕刻匠,是因为追求者的手艺实在太差没办法自己雕刻。爱匙的柄部会刻上各种符号,比如心脏、车轮或船锚,表达对对方或双方的心意。
    爱匙尺寸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很精巧,有的却很精简。它们自诞生之日起即大放异彩,随着岁月的流逝更演变为一种装饰。今天,旅游业内大量的爱匙作为纪念品出售给游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