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禁酒海报 就像“伏特”这一名称所揭示的含义一样,伏特加就是俄罗斯人的生命之水。俄罗斯民族非常热爱饮酒,这一习惯是俄罗斯久远的历史传统,但是俄罗斯人不加节制的饮酒确实为国家造成不少损失,所以先后有不少领导人开始在俄罗斯国内实行禁酒令,只是通常都以失败告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男人的眼中,伏特加能使他们更加强大。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早在公元988年就宣称:“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到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就已经成为了白酒消费的“超级大国”:1972年苏联人均年消费伏特加酒23瓶,1976年更是达到了28瓶。在当今世界,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望其项背:全俄每年要消费70亿瓶伏特加酒,平均每人每年消费40来瓶。另有一项统计显示,平均每个俄罗斯成年男子每两天就会“干掉”一整瓶的伏特加酒。 伏特加含义是“生命之水”,最早为15世纪晚期克里姆林宫楚多夫修道院里的修士所酿。起先,修士们酿酒所用的酒精要从热那亚进口,后来便逐渐开始采用本地用黑麦、小麦等谷物和绵软的山泉水生产的酒精。通过重复蒸馏,精心过滤,除去酒精中所含的毒素和其他异物,其酒清洌净爽,余味悠长。 伏特加酒之所以能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至爱,自有其道理。这个民族自形成之日起,不得不忍受着极端严酷的自然条件,没有伏特加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俄罗斯人不仅要与自然斗,更要忍受着一个又一个暴虐的独裁政权:维京海盗的斧头,蒙古皇帝的铁骑,伊凡四世的鞭子,彼得大帝的刺刀。人们在有钱买酒的情况下把自己灌醉是惟一的乐趣,伏特加酒甚至能起到类似宗教的作用。194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夕,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保证前线战士每天至少能够喝到伏特加酒,以利于英勇的苏联红军打败德国法西斯。 俄罗斯人喝酒的方式非常豪放,再烈的酒也是一口闷,然后紧握拳头,“哈”地一下吐出酒气,爽快异常。不过,俄罗斯民族喝酒的习惯注定了他们一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摇摆。作为俄罗斯国酒的伏特加酒,不仅消耗了大量粮食,而且由于酗酒致使俄罗斯男人平均寿命变短,甚至每年都有4万人因酒精中毒死亡,成为人口负增长的原因。 与伏特加扯上了关系的俄罗斯名人不胜其数。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不仅仅贡献了伏特加酒的标准配方,甚至连伏特加的名字也是他取的。革命家涅克拉索夫、流亡作家库普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无不是贪杯之人。以喝酒狂放著称的俄罗斯当代作家波波夫说:“伏特加令构思情节更加容易。” 对酒垄断与开放,俄(苏)领袖态度迥异。葛罗米柯说:“我们得管管伏特加了。人民就要全变成酒疯子了。”勃列日涅夫答道:“俄罗斯人民离了这个什么也做不了。” 由于造酒业罪案频频,俄(苏)领导人对酒业垄断权曾先后六次被撤销,同时也六次被恢复,但每次反复最终都只能进一步让人们为伏特加疯狂。 根据彼得大帝所颁布的法令,沙俄士兵每天能得到两大杯酒。彼得大帝还建立了国家对伏特加生产的垄断机制,并用这笔收入负担战争经费。 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保证战争经费,曾在“一战”中把持着伏特加专卖权,而十月革命因此也与伏特加有了直接关联。托洛茨基在《伏特加,教堂和电影院》一文中说,革命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伏特加专卖权。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禁酒政策,列宁说:“伏特加和其他流毒会把我们领回到资本主义时代。”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列宁撤销禁酒令以赢得民心。列宁下令生产“里科夫加”,此酒因酒精含量稍低而较伏特加更为温和。 苏德战争打响后,斯大林宣布开放酒禁,以使战士们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能借酒驱寒。不少俄罗斯人至今还认为,苏联之所以能打赢纳粹,靠的是两样:伏特加,以及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本人自己就是一个伏特加爱好者,他的儿子、曾任莫斯科军区空军司令的瓦西里41岁时在一次狂饮以后一醉不醒。 与斯大林不同的是,看起来粗鲁的赫鲁晓夫似乎从来没喝醉过,这也许要得益于一种专门为其订做的特制酒杯,这种酒杯乍看上去不小,但实际上很浅。1958年5月,他以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名义发布禁止酗酒的命令。 勃列日涅夫不仅自己在摩尔多瓦时一度狂饮无度,对于人们饮用伏特加酒的管制也比较宽松。1970年初的一天,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从郊外的扎维多沃高官官邸返回莫斯科。那天,为他开车的是苏共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葛罗米柯开口说道:“列昂尼德·伊利伊奇,我们得管管伏特加了。人民就要全变成酒疯子了。”勃列日涅夫沉默不语。五分钟后,勃列日涅夫突然说道:“安德烈,俄罗斯人民离了这个什么也做不了。”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伏特加在预算中贡献的数字从1000亿卢布增加到了1700亿卢布。 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政府的一项秘密报告显示,喝酒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也成就了戈尔巴乔夫作为历史上惟一下令禁用伏特加的领导人的“辉煌”。1985年5月,刚刚当上两个月苏共总书记的他便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随后,伏特加酒厂被关闭,大部分酒类商店遭取缔,苏联驻外使馆也禁止用酒,甚至还用推土机推倒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可是,这只是令伏特加的生产转入了地下,“萨马贡”(自家酿的白酒)受到青睐。 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大开酒戒。为展示“平民总统”形象,叶利钦甚至用炫耀自己喝醉过,来勾引女人。叶利钦每逢出访,卫兵总要往专机上整箱整箱地装伏特加。访问瑞典时,叶利钦在醉酒的情况下命令已婚的副总理涅姆佐夫将瑞典公主娶回家;由于一醉不醒在专机中,叶利钦对爱尔兰访问根本就无法开始…… 禁酒法案令普京左右为难。每年因此受到的损失将高达5亿到12亿美元。俄罗斯人最为喜欢的足球运动主要依靠啤酒公司的赞助。 历史进入21世纪,伏特加文明正在发生分化。在莫斯科,精英们喝的不是进口酒就是高级伏特加。他们饮酒,但从不喝醉,对他们来说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重要。最有意思的是,这些“新俄罗斯人”很多当年就是靠着走私伏特加发达起来的。而广袤的农村,伏特加仍然是许多俄罗斯人的终生至爱,具有代金价值。不过,当局现在最为头痛的恐怕是啤酒了。 据统计,现在俄罗斯人每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在66升左右,几乎是10年前的两倍。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看到一群群的青年人手拎啤酒瓶,将啤酒当成了饮料,在公园、大街,边走边喝,边喝边醉。这是因为俄法律中并没有将啤酒列为“酒精饮料”一类,因此它不在法律禁止的范围之内,甚至就连上中学的孩子都可以买啤酒喝。目前,仅在政府登记的喝酒成瘾的年轻人就多达2.2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增长。 为改变啤酒“成为横扫全国的致命嗜好”的局面,俄罗斯正展开一场与啤酒的斗争。1月8日,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通过了一项公共场所禁酒法案,禁止在大街上、体育馆和公园内以及公共交通设施上饮用啤酒。不过,俄媒体怀疑普京总统是否最终会让这一法案出台———即使经过修改以后。一方面,普京总统虽然“根本不喝烈性酒”,但却能喝一点儿葡萄酒,并有饮用啤酒的嗜好,曾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公开在酒吧里共品啤酒。另一方面,新议案将危及年产值高达60亿美元的俄罗斯啤酒业,他们每年因此受到的损失将高达5亿到12亿美元。同时,禁酒可能会令俄罗斯人最为喜欢的足球运动水平倒退10年,因为俄罗斯足球运动主要依靠啤酒公司的赞助。看来,如何应对酗酒这个几百年的难题,普京着实需要费一番思量。 (摘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