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1267年 --- 1337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1266年(一说1276)生于佛罗伦萨的韦斯皮尼亚诺,卒于佛罗伦萨。早年随奇马布埃学画,并在罗马、帕多瓦、那不勒斯等地作画。最能反映其艺术成就的是1305~1309年间创作的阿雷纳礼拜堂壁画。最杰出的画幅是《最后审判》、《金门相会》、《犹大之吻》、《哀悼基督》等。 人物生平 乔托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韦斯皮亚诺村中,据知他的家庭背景比较卑微,父亲是农民出身。童年时的乔托要做很多粗活,如放羊,到处帮工等。 青年时期,乔托拜意大利画家契马布耶﹝Cimabue﹞为师(有一说是契马布耶路过他家,看到10岁的乔托在石头上画羊群的样子,发掘了他的天份),主要是学画宗教画,然而他并不喜欢僵硬的拜占庭绘画风格﹝ltalo-Byzantine﹞,他认为宗教人物如圣母和耶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别加强了人物画中的肌理和阴影感,也将过去平板的金或蓝色背景改为透视画法的一般风景。此突破获得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欢迎。 1305年到1308年(有一说为1302年-1305年),意大利帕度亚市﹝Padua﹞的斯克罗维尼家族委托乔托在史格罗维尼礼拜堂(Cappella degli Scrovegni)的左、中、右三面墙画壁画,乔托一口气画了38幅连环的宗教故事画,祭坛上方是圣母玛利亚的故事;左右边的第二与第三条状带区是基督的故事;底台的墙壁是人类史。这是他目前被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纪录,其中最有名的为《犹大之吻》、《最后审判》和《哀悼基督》,乔托也因此在意大利14世纪的绘画史上奠定了经典的地位。这个时期乔托也和但丁结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提到乔托多次,并极力赞美他的画风。 乔托晚年时画风有点改变,当时哥德式艺术盛行,宗教人物的身长都一律加长并增加飘浮感,但他著名的透视背景画风依然没有改变。 他死后因黑死病在欧洲盛行,因此到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时期,约有100年的断层。 乔托钟楼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乔托钟楼,哥特式建筑在意大利并不很多,这是因为意大利在这个时期未取得统一。除了北部仑巴底地区参与了西欧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的进程之外,其余地方都是独立地发展着自己的中世纪建筑风格的。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中心城市,在欧洲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最早战胜封建领主并建立城市自治的一个共和国。那里除了市政机关、商场之外,就是豪富们的府邸等建筑物。教堂,一般都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而建造的。 1293年,市内行会纷纷起义,贵族权利完全受到排斥。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决定兴建一座大教堂,以表彰市民的力量与财富。设计任务委托给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坎皮奥(Arnolfodi Cambio,?~1302),并在给他的信中写道:您将建立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在这座佛罗伦萨主教堂的附属建筑中,最被历史称颂的是在主教堂西南面的那座钟楼,我们能在图片上看到它的巍峨雄姿。 这座钟楼约有13.7米见方、84米高。从1384年起,三年后建成。 钟楼的设计者,不是别人,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一位与诗人但丁同时代的大壁画家乔托,故又名乔托钟楼。如此高的钟楼,在中世纪教堂建筑中实属罕见。在教堂的对面,还有一个直径27.5米的八边形洗礼堂,内部由穹顶覆盖,高约31米多。所以从主教堂正面看,它有着一个由洗礼堂和钟楼构成的一个不大的街面广场。主教堂的内部较为空阔,西面的大厅长约80米,分成四间,支柱之间的距离在20米左右,中厅的跨度也一样。唯有东面的唱诗坛比较特殊,它呈八边形,对边的距离和大厅的宽度相等,大约在42米左右,而唱诗坛上的穹顶,因技术问题,直到15世纪上半叶才最后建成。作为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之一,它更多的特色是自创性。 乔托的作品 乔托曾在佛罗伦萨、罗马、巴多瓦、那不勒斯、米兰、波伦亚、比萨、维罗纳、费拉拉等地制作壁画。他的作品富有立体感,并以自然景物代替中世纪绘画贯用的金色及蓝色背景。从1305年至1308年,乔托在巴多瓦阿累那教堂创作了一组壁画,在教堂的左、中、右三面墙上一共绘有37幅连环画,其内容是描绘圣母及基督的生平事迹。这些壁画被誉为“14世纪意大利艺术的重要纪念碑”。所有壁画至今保存完好,参观者络绎不绝,这座教堂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宝库之一。在阿累那教堂众多的壁画中,最著名的四幅是:《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后两幅是乔托最有名的杰作。1334年6月,乔托设计了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钟楼,并为此楼设计了部分浮雕。当年,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授予他“艺术大师”称号。乔托在艺术上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为控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乔托的绘画影响意大利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人物评价 画家乔托被誉为是划破黑暗中世纪艺术星空的“第一道曙光”。他的同代诗人但丁把他描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和佛罗伦萨新画派的始祖。另一位诗人彼特拉克收藏了乔托的《圣母与圣子》,他说此画之美,难为凡夫俗子所欣赏,只有那些掌握了艺术知识的人才会被打动。意大利人相信,一个崭新的艺术时代始于这位杰出的画家。 按照传统的说法,乔托摆脱了拜占庭僵硬的成法,回到自然,将客观的写实与清新幻想结合起来,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创造景深感的艺术。流传迄今的乔托作品都是湿壁画,所谓“湿壁画”就是一种趁着灰泥新鲜、还没有变干的时候就在上面执笔作的画。在乔托之前的一千年里,艺术家大都放弃了古典时代发明的表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的技法,包括表现物体远近距离变化的短缩法,塑造人物造型和流动的衣饰皱褶的明暗法等。中世纪艺术在服务宗教时,充当着象形文字的作用。乔托重新使用上述古典手法,要表现宗教场景中人物的动态与情感,创造逼真的现实场景,使宗教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