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王毅于2013年上任成为中国外交部长,他的仕途之路丰富而精彩,拥有绝对的年龄优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非凡的工作能力,如今成为许多老百姓心中的偶像。 王毅部长的仕途之路 考察钱其琛之后的中国几任外交部长,唐家璇、李肇星和杨洁篪都是先在外交部工作几年之后,被派到驻外使馆工作,担任大使或者参赞等高级职务,再调回外交部后工作一段时间就成为部长。驻外工作被称作“锻炼的机会”,也是完备履历的重要一环。 比如,钱其琛曾在驻苏联大使馆担任参赞、唐家璇曾在驻日使馆担任公使衔参赞、李肇星和杨洁篪都曾担任驻美大使。所以当年王毅使日,就有不少人就认为这是北京为日后提拔他“更上层楼”而铺路。 王毅于2007年9月卸任驻日大使回到国内后,被任命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书记。由于当年即将召开中共17大,人事布局颇受关注。因而当时 很多海外媒体普遍分析认为,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王毅结束大使任期回国,又被任命为外交部高层领导,潜台词就是他已内定成为下届外长。 可几个月后王毅到国台办走马上任。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经历令不少政治分析人士看不懂,甚至传出王毅已经无缘外交部长一职的消息。 实际上,考察王毅的仕途,可以发现他一直是中共着力培养的全才型的涉外精英。1989年,王毅担任中国驻日使馆参赞的时候只有36岁;1995 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时只有42岁;1998年王毅出任部长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2001年担任主管亚洲事务的副部长的时候,他还不到50岁,是外交 部中最年轻的副部长。当时在很多老外交官眼里已然是一颗“未来之星”。 王毅除了具备年龄上的优势,使其成为外交人才储备库中的佼佼者之外,从官方对其的培养上也能看出良苦用心。 1997年8月-1998年2月,还在外交部担任亚洲司司长的王毅,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研究所任访问学者。这是此前长期与日本等亚洲国家打交 道的王毅与美国学界和外交界的一次长期“亲密接触”。其实在同一时期,王毅就已经在天津的南开大学学习世界经济专业。从乔治敦大学回国后不久,王毅修完南 开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获经济学硕士。第二年,王毅又进入外交学院,攻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 既有语言优势,又懂政策研究,还了解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同时与中国的亚洲邻国和最大竞争对手美国都有过密切往来。王毅的履历其实已经相当完备。随后国台办的经历让王毅的履历表显得更加丰满也更独特。 2013年,王毅当选中国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笔杆子王毅 在外交部,一些老干部对王毅的印象是: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能吸收借鉴学界的新理论、新观点,勇于承担责任并善于与媒体沟通。在王毅突出的个人能力中,“好文笔”是大家公认的。他对文学、历史情有独钟,早在北大荒当知青时,王毅就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不少文史等方面的书,还在黑龙江的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时隔30多年,王毅的同学虽已记不清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但他们却清楚地记得,王毅高考时的语文成绩是班里的最高分。 王毅的这个特长和文字水平在外交部得到了充分发挥。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访问日本,当时王毅还是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的一个科员。其间,有一份报送胡耀邦的相关材料是由王毅起草的。看似一篇官样文章,却被王毅写出了名堂。一般情况下,据说外交部送到胡耀邦手里的稿子,返回来时总会被他修改得“一片红”。但王毅起草的这篇稿子,返回来时,胡耀邦只修改了两处。这很少见。据知情者透露,胡耀邦还在这篇稿子上批示:“此稿写得很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