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最近收到火热关注的外交部长王毅,除了颜值爆表之外,活脱脱是一名爱好学习的知识分子,对于这样一位颜值与内才兼具的国家领导人,老百姓们给给出了大大的赞。 凭“气质”选出的班长 3月,万物复苏的时节。1978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以往要早,因为一群年轻人的到来让北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他们刚刚经历过1977年冬天的高考,此时正怀揣着豪迈的激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各高等学府。王毅就是其中一员,迈进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大门。这一年,他已经25岁,刚刚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度过了8年的青春时光。而当时外语学院招生,对考生年龄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过25岁,王毅差一点就与“外院”失之交臂。 “七七级”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生源复杂,在亚非语系日语专业招收的40多名学生中,工农兵各种身份都有,但大致分为3种类型,一种是刚中学毕业的,一种是靠自学考进来的,另一种则是外语学校毕业的。王毅被分到了由自学考生组成的日语二班。开学不久,他就被同学们一致推举为班长。 2013年5月8日,当记者来到二外探访时,这里已经“难寻旧貌”了。原来的亚非语系教学楼正对着学校北大门,如今成了综合办公楼;现在的日语系已搬进一栋新楼。陈燕生是王毅的大学同班同学,现在是二外的日语教授。回忆起当年选举班长的情形,他笑着说:“因为入学时间不长,所以大家彼此了解不多。但王毅个子高,人也显得稳重,看起来就有班长的气质。事实证明我们没看走眼。” 没过多久,王毅的特点就显现出来,他低调沉稳,心思细腻,考虑周全。 “七七级”的另一个特点是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王毅所在的日语二班同学之间的年龄最大能差上七八岁。年龄上的差距难免让彼此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作为班长的王毅和每一位同学关系都很融洽,不仅如此,他还能做好同学间的沟通工作,处理好各种问题。 如今,这个班的学生已经毕业整整31年,但仍然保持着每年举办同学会的传统。尽管工作日益繁忙,王毅每次都会尽量腾出时间参加。老同学们叙叙旧,聊聊生活近况,倒是很少提及工作上的事。拍照合影时,“班长”王毅必定还是将老师扶到中间,自己站在一旁以示尊重,谦和有礼一如当年。 “七七级”唯一入党的学生 “组织能力强、善于思考、见解独到、思想深刻”是陈燕生对王毅的评价。大二开始,王毅利用周六下午的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办起了读书会。阅读的书目不限,可以是刚被解禁的,也可以是古书、名著。每次1至2人发言,不仅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还要对所读的书做出评价。大家畅所欲言,不同观点碰撞,有时甚至针锋相对。“王毅不仅是读书会的组织者,展开讨论时,他又能提出问题,引导大家的思路。”陈燕生说,“两三年坚持下来,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们读书的习惯,直到现在,如果哪一天没看书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潘寿君教授曾经教过日语二班的课,王毅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他深有感触,“每次上课之前,他们都已经把课本上的内容基本掌握了。王毅常常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讨论。这让刚留校任教的我感到压力很大。” “认真”是王毅给一位吴姓大学同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的认真表现在做任何事情上,不论大事还是小事”。日语班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小测验,很多同学已经对“每日一考”习以为常,就算考不好也不放在心上,但王毅不然,“他会因为偶尔一次成绩不理想而自责,然后加倍用功学习,下次考试成绩一定就会上来。” 正是这股认真劲儿让王毅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他先后发表了两篇日语专业论文和一篇翻译作品,其中一篇发表在国内知名的日语研究刊物《日语学习与研究》上。一般情况下,能在这本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都是些学者级的人。“一个本科生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这让王毅在学校一鸣惊人。同学们都敬佩他的勤奋和努力。”陈燕生对这件事依然记忆犹新。大学毕业时,王毅的功课成绩几乎门门第一。 经历过“文革”的年轻人,深深体会到置身于大时代之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如此的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他们关心时事,抒发己见,坚定地秉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王毅也不例外。 1981年底,王毅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全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为此,学校专门召开全校范围的入党积极分子会议,王毅在会上做了发言。那时,学校对党员的考核标准极为严格,成绩优异、政治觉悟高是必备条件,还要在老师和同学中具有极高威信,“只要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就不能被批准。”当年,包括王毅在内,有3名同学成为候选人,但最后只有王毅一人顺利通过了所有考评。据王毅当年的辅导员宋春林老师回忆:“他是‘七七’级第一个入党,也是唯一一个入党的学生。” 得知王毅当选外交部长后,宋春林第一时间给王毅发去了祝贺短信。很快他就收到了回复:“谢谢老师。感谢你当年的培养,也请代我向认识的老师们专致我的问候。”落款是“学生王毅”。 在二外采访时,还有同学向记者透露王毅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美食。周末,他常和几个同窗好友结伴在北京城里四处寻找好吃的小饭馆。“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小秘密。”这位同学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然觉得很值得回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