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毛泽东一生仅有的三次借钱 所为何事?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毛泽东 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有“两不摸”:一是不摸枪,二是不摸钱。 不摸枪,其实可以理解。毛泽东虽然是卓越的军事家,不过,在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毛泽东基本就不亲自组织实施战术级的战斗行动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决策指挥者在后台进行指挥。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摸枪了。
    为什么不摸钱呢?根据毛泽东的卫生李银桥回忆,毛泽东在延安不摸钱,转战陕北不摸钱,进城后更不摸钱。有一次,李银桥从毛泽东工资结余存款里取了几百元,装在牛皮口袋里,请毛泽东过目。毛泽东一听里面装的是钱,神色一变,像抓了一只癫蛤蟆将牛皮口袋扔开了。
    当然,虽然毛泽东一生不爱钱不谈钱,可照样会遇到因钱而困的事情。毛泽东曾三次不得不开口向人借钱,以度过难关。
    第一次是在1919年。当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组织一批湖南学生到法国开展勤工俭学。虽然勤工俭学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最为节省,可还是需要一大笔路费和生活费。这一笔钱,要让这些湖南学生自己筹措,显然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呢?毛泽东就在恩师杨昌济先生的推荐下,找到了在北京的章士钊先生,请他帮助筹借款项,资助湖南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
    那时候,毛泽东还只是一位没有什么影响的“穷学生”,毛泽东说,当时找章士钊借钱时,自己的一只鞋都是破的。而且,毛泽东与章士钊也是素未平生。可章士钊二话不说,就利用自己当时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发动社会各界名流捐款,不久便募集了2万元大洋,交给了毛泽东,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动提到这件事情,每年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2000元,还给章士钊先生,从1964年还到1973年,直到章士钊逝世为止。
    第二次是在1927年。当年9月,毛泽东奉中共中央命令到湖南指挥秋收起义。期间,在经过浏阳张家坊时,被当地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
    在被押往民团总部的中途,毛泽东向一位“同犯”借了几十块钱,试图收买押送他的士兵。士兵同意释放他,毕竟,毛泽东被处决了,他们也没啥好处。可是,负责押送的队长不允许。
    毛泽东后来在回忆中说:“于是我决定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200码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机会。我在那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
    这是毛泽东一生最为危险的几个时刻之一。毛泽东逃跑后,押送士兵四处追捕,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好几次,士兵与他躲藏的地方已经很近了。最终,天黑了,士兵放弃了搜捕。毛泽东才得以安全逃离。
    第三次是在1935年。当毛泽东率中央红军抵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时,部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缺吃少穿,连温饱都成问题。
    怎么办呢?无奈之下,毛泽东亲笔给红15军团团长徐海东写了一封信。做什么?借钱。
    信中说:“海东同志:请你部借2500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此致,敬礼!毛泽东。1935年12月。”
    徐海东收到信后,将部队仅有的7000大洋拿出5000大洋,送给毛泽东。
    徐海东的雪中送炭之举,令毛泽东久久不忘。若干年后,毛泽东还对徐海东说:“那时候,多亏了那5000块大洋啊!”作者:勇哥读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