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东汉中期以后,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矛盾重重,暴发了“党锢之争”。此后统治集团内部更为腐朽,社会上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加重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在各种连绵不断的小规模起义的基础上,由张角领导的大规模的黄巾起义爆发。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王朝走向名存实亡。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互相混战。公元220年(延康三年),曹丕代汉称帝,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的覆亡 一是由于朝政的腐败,主要表现为皇帝的昏愦,只知贪图享乐,不念百姓死活。朝政的腐败导致了184年的黄巾大起义。二是由于制度的弊端,东汉时期,特别是从和帝起,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互相争斗,攫取权力与财富,致使政治日益黑暗。三是东汉后期的七八朝皇帝,即位时都是娃娃。和帝即位时10岁,安帝即位时13岁,顺帝即位时11岁。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时只2岁,到3岁时死了,继位的质帝只8岁,到9岁死了,继位的桓帝也只15岁。桓帝之后的灵帝,即位时12岁,仍是个娃娃。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外戚掌权,作威作福。皇帝长大后,反过来要摆脱外戚控制,于是求助于宦官,通过宦官势力来消灭外戚势力;下一届小皇帝登基,外戚又得势,反过来又要消灭宦官势力。这样循环往复,把整个东汉王朝搅得天无宁日。四是东汉和西汉政权一样,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社会问题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越演越烈。早在武帝时期,董仲舒就警告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象必须引起严重灌注。为数不少的大地主占有跨州连郡的田庄,他们还拥有私人武装(称“部曲”、“家兵”)。这些官僚大地主逐渐演变为与中央政权离心离德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宦官、外戚两大势力在灵帝死后的火拚中同归于尽,东汉王朝实际也灭亡了。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中经明帝刘庄、章帝刘垣、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到灵帝刘宏时出现亡国征兆,最后到献帝刘协建安二十五年(220)灭亡,总计12帝,历时195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