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朝与日本在甲午正式开战前,其实有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和外交周旋。1894年的2月,朝鲜东学党起事,闹得很大,聚集数万人向京城进发,情势十分危机,这引起了清朝和日本双方的高度重视。此前李鸿章就已派军舰前往仁川平息事态。袁世凯的嗅觉也挺灵敏,他在5月26日紧急会见李朝首辅大臣闵泳骏,说事情这样闹下去后果会很严重,清朝愿意出兵援助,而且保证5天搞掂。闵泳骏有点犹豫,但迫于事态,回答说请袁大人做主。李朝上下对清朝出兵也很犹豫,正在争吵间,6月1日,忽接全州陷落的消息,火烧眉毛了,于是一致同意向清朝借兵。 日本这方面也着急,6月2日,日本驻朝鲜代理公使衫村濬派书记郑永邦去老袁那里探口风。老袁也不隐晦:“出兵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等正式公文了。”衫村濬哪里还坐得住,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老袁,一谈就是三个钟头。老袁表态:东学党的事闹大了,不能任由其发展,首要的是镇压。衫村濬放出口风:袁大人,这事麻烦了,贵国出兵,敝国也要出兵,您看这怎么安排呀?老袁一听,脸就拉长了:关你们什么事啊,一边待着乘凉去。衫村濬摆出理由:保护我们日本的使馆和侨民啊。老袁拍胸脯:这个不用你操闲心了,贵国使馆和侨民的安全我大清能保障。 衫村濬叹气:谢谢贵国的好意,不过,自己的侨民用自己的军队保护还是比较安心一点。老袁很快变得严肃起来:你们若出兵,只会导致大乱。衫村濬又转为笑脸:袁大人,我开玩笑呢,您别介意。有这样开玩笑的吗?两人的会谈其实暗流汹涌,充满了试探和交锋。老袁马上向李鸿章发电报告会谈情况,认为必须马上出兵,不过,精明如老袁,也对形势做了误判,他将日本出兵的规格预估在保护使馆和侨民这个层次上,预期规模不过百余人。而就在当天,李朝请清朝出兵的正式公文也到了袁世凯手里。 李中堂向朝廷做了汇报,光绪下谕旨,认可出兵的做法,认为“乱匪”聚众,助剿势在必行。但光绪又担心不熟悉敌情和地理,存在风险,因此务必有完全和必胜之策,绝不能心存轻视的念头,稍稍一点疏忽都不行。如果觉得有必要多增兵力,可以酌情商量,一定要一次性搞掂,以达到大家希望绥靖的愿望。 从这份谕旨来看,清朝的态度相当谨慎,对事态的预估还未上升到日本的层次,可以说是看一步走一步。而日本这边,可以说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动作比老袁预想的大多了,也快多了。6月5日,日本成立战时大本营;到月底,日本混成旅团全部在仁川登陆,兵力多达8000人!而此时驻扎在牙山的清兵,不过日军兵力的四分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