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把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逐出关中,免掉穰侯相位,改用范睢为相,封为应侯(应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南)。而在秦国执政四十一年的秦宣太后终于走下了政治舞台。 这对她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她太累了,这不应该是一个女人所承受的压力。 最后的花边新闻 秦宣太后给我们最后的印象,是《战国策》里对她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她给世人留下的最后的印象。 当“四贵”倒下后,秦宣太后也退出了政治舞台,秦昭襄王和范雎是怎么成功夺权的,史书上并没说,但是夺权的过程非常顺利,魏冉等人像是等着让秦昭襄王削藩一样,没有做任何的反抗。 为什么?大家想过吗? 我感觉这里边是秦宣太后的作用,因为“四贵”都与秦宣太后有着血缘关系,都是她最亲密的人,四贵在如此大的变故面前显示出了冷静,而秦昭襄王也并没有赶尽杀绝。这只能理解为秦昭襄王和母亲私下里达成了某种协议,能够让王权在和平的条件下过渡。秦宣太后办到了,她说服了自己的亲人,交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包括她自己也要离开这个她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舞台。从这点上来说,秦宣太后配得上任何言语的称赞,因为她保存下的是秦国的实力。 退休的老人是寂寞的,秦宣太后当初有两种感情在自己的心中反复冲击,一种是寂寞难捱的女性情感,一种是对国家的责任感,现在对国家的那份感情淡了。而女性的情感上的空虚,自然就占领了她感情的高地。 秦宣太后有过很多情夫,但那大多数是为了政治需要,而此时她有了另一位情夫名叫魏丑夫。 (责任编辑:admin) |